第836章 荆益扬大联合,大将军进冀州(5K)(1 / 4)

第836章荆益扬大联合,大将军进冀州(5k)

“幽州降了”

“你说什么!!”

开元二年,元月,淮南寿春。

刚刚安顿下来不久的袁术听到了这个消息,人都傻了。

“怎么可能,这怎么可能!”

“刘虞不是有十万大军吗”

“刘虞他不是和韩馥唇齿相依吗”

“怎么会这么快,这么快他就降了!”

“你莫不是拿苏贼的谣言出来唬我”

袁术额头上青筋暴起,一把揪住前来禀报消息的士兵衣领,怒目圆睁地怒吼:

“说!你是不是收了贼人的好处,故意来扰乱我军心”

“袁,袁将军明鉴啊!”

那报信的斥候被袁术揪着衣领,吓得脸色惨白,身体止不住地颤抖,结结巴巴说:

“幽州举州而降如此大事,小的怎敢谎报,这是千真万确啊!”

“不但来往客商们口口相传,各地的驿站也都确认了情报”

“胡说八道,胡说八道!”袁术不依不饶。

“此人所报确实不错。”

就在那报信斥候差点被袁术迁怒砍了脑袋的时候,长史杨弘与主簿阎象匆匆而来,证明了这个传闻的真假。

“如今洛阳伪朝把刘虞归降当做了重大政绩,广为传播,就连那刘虞的亲笔降书都被传得有模有样。”

杨弘微微皱眉,拱手说道:

“刘虞本人更是不但没被追究罪责,还被授予高官,位列九卿之首,入京做了太常”

——“混账!”

袁术飞起一脚,顿时将眼前案几踢翻,上面的杯盏滚落,摔开了个粉碎:

“刘虞匹夫,恬不知耻!”

“坐拥十万大军,竟为一己之私,背叛世家,背弃盟友,去享受高官厚禄,实在是无耻之尤,无耻之尤!”

袁术飞起,不过他们的理解与实际上其实还是多少有些偏差的。

刘虞是入了京做了太常没错,不过如今的太常,早已今非昔比,不再是什么九卿之首了。

毕竟,朝廷改制,三省六部制取代了三公九卿。

三公既废,九卿自然也不会再像曾经那样权势彪炳。

没错,九卿没有被废除,而是其职能被削弱和分化,变得更加的专业化,改为九寺,主要承担礼仪、祭祀、物资管理等具体事务执行,与六部形成“部定政策、寺管实务”的分工模式。

就拿刘虞如今的太常寺卿来说。

昔日汉之太常,那是九卿之首,仅次三公的要职。

其掌管宗庙祭祀、天文历法、医药管理及经学教育等等一大箩筐事务,可直接参与国家礼仪制定与执行,兼具了文化和教育职能。

而今日苏曜改革后的太常寺,其职能被削弱,不再负责政策制定,仅专注于祭祀与礼乐管理,如宗庙和各种祭祀活动,其他的如天文、医药等职能则转移至钦天监与太医院。

其官员品级也只是从三品,与礼部尚书的正三品差了一级。

唯一值得欣慰的大概就是此时由于还要顾虑下世人的习惯,并没有把太常寺直接扔给礼部直管,而是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机构来运作,其相互平行,分工合作,六部制定政策与监督结果,而九寺则只负责政令的执行。

因此,以这个职位来安置归降的刘虞在苏曜看来也就再合适不过。

毕竟,再怎么说刘虞也是个造反派,虽然如今放下武器早早归降了,但是没道理官位不降反升,那不就成鼓励造反了嘛。

对此,朝中诸公们也是纷纷认可赞同,只不过如袁术等外界诸侯,远离朝廷中枢,对于苏曜改制的内容多是道听途说,没有系统了解,自然难窥全貌,一个个把刘虞骂的是狗血淋头。

“刘使君,袁公路遣使,要与使君缔结同盟共抗苏曜,不知您意下如何”

荆州,南郡治所襄阳城。

刺史府中刘表听到幕僚转述袁术的提议后,微微眯起双眼,手指轻敲案几,陷入了一阵沉思之中。

刘虞投降的消息太过劲爆,他身在荆州,距洛阳较近,其实比袁术要更早得知此事。

那真是一个晴天霹雳。

刘氏诸侯中,威望最高、兵力最多的刘虞竟然最先退场,而且还是以举州归降的方式退场,毫无疑问,这是让他们所有人都想象不到的事情。

而随着刘虞的退场,如今天下,公开与苏曜对决的诸侯也就只剩冀州韩馥与淮南袁术了。

因此,不管是韩馥还是袁术,都在频频活动,联络诸侯,以求公抗苏曜。

袁术身在淮南,还稍微好点,同盟邀请的意向不是太过紧迫。

那韩馥身处战火之中,不但失去了北方屏障,听闻苏曜早先日子也已出马亲征,压力山大,那是频频发信求援,请求刘表出兵北上,逐鹿中原,两人共同夹击苏曜。

“刘使君,唇亡齿寒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