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5章 幽州,举州而降(5K6)(2 / 4)

皇甫嵩因为威望太高,讨董之后就被苏曜束之高阁了,这是人尽皆知的事情。

不过大家也能理解,毕竟再怎么说老将军今年都年近七旬了,荣养起来,让他踏踏实实的衣锦还乡也不失为一件美事。

因此皇甫嵩对于这个待遇也没什么不满,既不提要求,也不说抱怨,每日点卯上朝,朝堂议事时,他大多安静端坐,少有建言,对于近年来的朝堂纷争也是绝不掺和。

如今,说降刘虞可不是一件轻松的差事。

不但路途遥远,还要穿越敌境,最后谈判中若是激怒刘虞,还有可能当场丧命。

这个任务,他能接受吗

老老实实等退休不香吗

这么大年纪了,还要担这个风险

这确实是个未知之数。

因此,苏曜决定亲自走一趟,来看看这个老将军有没有什么要求。

然而,让苏曜意外的是,皇甫嵩在得知来意后,竟是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下来。

“大将军放心,某虽年迈,但也知天下大势。”

“如今国家危难,汉室衰微,战乱频仍,百姓苦不堪言。”

“刘虞身为诸侯,对抗中央,置万民于水火。某虽不才,愿为大将军分忧,劝说刘虞归降,以解幽州之困,还百姓平安。”

甫嵩目光坚定,神色从容。

苏曜微微颔首,沉声说:

“老将军深明大义,苏某感激不尽。”

“此番前往幽州,危险重重,还望老将军多加小心。若能劝降刘虞,君便是大功一件!”

“大将军言重了,某此去,定会尽力而为。”

皇甫嵩抱拳行礼。

“不可!”

“父亲,万万不可啊!”

车骑将军府。

在送走了苏曜后,皇甫嵩的儿子皇甫坚寿立刻出言反对。

他满脸焦急,快步走到皇甫嵩面前,扑通一声跪下,眼中满是担忧:

“父亲,您年事已高,本应安享晚年,那刘虞性情执拗,如今又困兽犹斗,此番前去幽州,危险重重,稍有不慎便会性命不保,您怎能以身涉险接下这么个差事”

“孩儿实在不忍,请父亲重新考虑,辞去此差吧!”

“坚寿,起来说话。”

皇甫嵩皱着眉头,伸手扶起儿子:

“为父明白你的孝心,可如今幽冀百姓再陷战火,苦不堪言,为父若能劝降刘虞,便能使幽州早日恢复太平,拯救万千生灵,为父又怎能因个人安危而退缩”

“父亲,这天下纷争不断,您已为汉室操劳一生,何必要在这暮年之际再卷入这危险的局势中呢”

皇甫坚寿仍不死心,眼中含泪说道:

“您就安心在府中颐养天年,让那些年轻力壮之人去为朝廷效力吧。”

皇甫嵩长叹一声,缓缓踱步,目光望向远方:“坚寿,你不懂。”

“为父深受汉室厚恩,如今汉室虽历经波折,但复兴汉室,救百姓于水火,乃是为父一生的志向。”

“苏大将军推行新政,虽手段激进了不少,但你应当也听得到,城中百姓和那些学子们的交口称赞.”

“那都是些寒门和贱民罢了。”

皇甫坚寿当即反驳:

“世家子弟们,还有朝廷的官吏们,那怨声载道者可是数不胜数啊!”

皇甫嵩瞪了儿子一眼,他哪里能不知道呢

京中多世家,均田令和科举制无疑重创了他们的利益,京师之中说风言风语的世家子弟那却是是不知凡几。

可是

“穷人和寒门就不是百姓了吗”

“当年黄巾之乱,为父杀了多少叛党他们几乎全都是穷人!”

“但即便如此,我杀得血流成河,天下叛党依然层出不穷,除之不尽。”

“莫非是为父刀刃不利否”

皇甫坚寿微微一怔,一时语塞。

老爹昔年攻破黄巾贼巢曲阳,斩首十余万,垒筑京观于城南,本以为能威慑群贼,使天下大治,结果却不曾想各地黄巾余党依旧如野草般,春风吹又生,此起彼伏,接连不断。

与黄巾贼的源源不断的战斗,几乎耗尽了朝廷心血与财力。

“坚寿,你要明白,杀,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皇甫嵩神色凝重,语气中满是沧桑与无奈:

“为父也是后来才想明白了,这百姓之所以会铤而走险,落草为寇,不过是被这世道逼得走投无路。”

“若是不能给他们一口太平饭吃,那他们自然会提着刀去抢食,此乃人之常情也。”

“虽然大将军的新政手段有些激烈,但毫无疑问,那些穷苦百姓因此吃上了饭。”

“你想想,今年冬天,城中是否不再见一个乞丐”

“往年城外满满的流民现在是否也都没了身影”

“就冲这一点,大将军的手段,为父是服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