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8章(1 / 2)

利益面前,人心难测,

元湛请示。

“齐人工于心计,诸国必要吃亏。他们攻入宣城之日,便是盟军被瓦解之时。

“皇上,我们也该为自己打算了。”

皇帝凝望远处的高空,低低地开口。

“的确。”

……

新年伊始。

绥和部攻入朝榆关。

空无一人的朝榆关,令他们分外诧异。

又听闻齐军都在甘州,且大夏四国盟军的主力已经绕过甘州,直攻宣城,绥和部盟军也依葫芦画瓢,绕过了甘州。

这一变故传到单春耳中,他怒不可遏。

“他们这是要干什么!不好好攻打南部,跑来东部凑什么热闹!”

不怕强大的对手,就怕愚蠢的同袍。

单春就是再想要南齐那块玉石碑,也晓得各司其职的重要性。

他是攻破朝榆关,堂堂正正打进的南齐。

绥和部盟军算什么东西?自己久攻不下,跑来占他们东部盟军的便宜,捡现成的是吧!

思及此,单春越发气愤难当。

但这人都来了,赶也赶不走。

他只好下令。

“都听着,不吃不喝,也要抓紧赶路,务必要赶在别国之前抵达宣城!”

“是!”

……

甘州。

大夏国盟军围在城外,盯着南齐东境军。

却不知,凤九颜早已带着大军,从“蛛网”密道离开,只留下小队人马,造成甘州兵马充盈的假象,反牵制住敌军。

地下密道,大多是都是直道。

东部军已经抵达墨城。

她在此处遇到了一个老熟人——东方势。

东方势正在此地改制最后一道机关。

他自我打趣道。

“为了改制这‘蛛网’,皇上让李老将军调了十万大军,叫我随意差遣。我从来没带过这么多兵,也算是风光了一阵。”

人多好办事,十万大军,按照他的图纸改制北部和东部的“蛛网”阵,给他省了不少时间和人力。

就差这最后一道关口,他特来收尾。

凤九颜见他瘦了许多,颇为诚挚地朝他行了个江湖礼。

“东方兄,我代南齐将士们多谢你。”

“你这是要去宣城?”东方势笑眯着眼问。

凤九颜点头。

“嗯。”

东方势放下手里的锤子,“等我这边收了工,便带着老樊他们,一同去宣城寻你。”

他有预感,宣城有一场大仗要打。

以他对苏幻的了解,她向来喜欢速战,最不喜欢东一锤、西一锤,打个没完没了。

那么,决战的场地,只有宣城最合适。

眼下正是用人之际,凤九颜来者不拒。

“好,我等着你们。”

她神情冷静,永远都是波澜不惊的模样。

东方势不由得调侃。

“你不止骗了敌军,也把许多百姓骗苦了,都以为南齐要亡。”

凤九颜望向前方,视线辽阔。

“确实要亡国,但,不是南齐。”

……

转眼已是二月。

北燕为首的北部盟军、大夏单春率领的东部盟军,一路所向披靡,遇到的齐军都不是他们的对手。

他们前后抵达宣城,过了几天,绥和部盟军也到了。

这宣城也是一座空城,一眼望去,尽是荒芜、萧条。

燕皇环顾这破败的城池,并无攻城快意。

“皇上,定是知晓我们攻打过来,全都跑了。”

其他将领也在议论。

“好生奇怪,竟然一个人都没有。”

“不稀奇,这一路都听说南齐百姓四处奔逃,亡国之奴,再不跑,更待何时!”

“我们这样,算是攻下宣城了吗?”

几人面面相觑,都有种过于顺利、反而透着诡异的不祥感。

宣城内,诸国将士们随意驻扎,有的跑进百姓家中。

可不管去哪儿,都是一粒米都见不着。

三股势力碰面,少不得争吵。

当晚,大夏将士和绥和部的闹起来了。

“谁不知道宣城有宝藏,尤其是那块稀世奇宝——玉石碑!你们想独占,就要我们回南边,真是可笑!”

“你们绥和部盟军不要脸!城池是我们攻下来的,你们倒好,踩着我们的脚印过河,愣是一点没沾湿!天底下哪有这么便宜的事情!就算找到宝藏,也绝不可能分给你们!”

这还只是明面上的针锋相对。

次日晚,北燕军营里发生一件怪事。

“皇上,我们的竹火枪都变哑炮了!!”

燕皇怒然下床,“是谁干的!”

“皇上,一定是别国所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