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二章:集体抵制七章(1 / 2)

于是,第二天早上上朝时,安王主动请应,表示想做御史,要弹劾那些不做实事的、和作恶多端的纨绔子弟们。

新帝听到安王的话,感到有些诧异。他觉得安王的行事风格和以前大不相同,不再是那个只知道玩乐和享受的王子。

不过,他也看到了安王的变化和成长,知道他已经有了为百姓做实事的决心和行动。

“你真的愿意做御史吗?”新帝看着谢望遥,有些疑惑地问道。

“是的。”安王坚定地回答道:“我希望能够为百姓做实事,为国家尽一份力。”

谢望遥给新帝使个眼色,暗示他安王已经准备好了。新帝微微点头,表示同意。谢望遥心里暗自高兴,这次行动终于让安王觉醒了。

然而,当新帝宣布任命安王为御史时,却遭到了众御史们的集体抵制。

他们认为安王不适合做御史,因为这个职位需要秉公执法,公正无私,而安王以往的言行举止并不能让人信服。

安王听到这些话,心中自然不服气。他决定开怼,向众人展示自己的能力和决心。新帝和谢望遥在一旁看着,觉得这场辩论非常有意思。

“你们说我不适合做御史?”安王问道:“那么你们谁能告诉我,做御史需要什么样的资格和能力?”

众御史们纷纷发言,有的说需要公正无私,有的说需要懂得法律条文,有的说需要善于查案。

安王听完后,微微一笑,说:“这些我都知道,但我还有一个优势,就是我看过很多书,了解很多知识。我知道如何通过法律和证据来找到真相。”

众御史们听了这话,开始有些动摇。他们知道安王的知识和见识非常渊博,而且他的口才也非常好。他们开始怀疑自己的判断是否正确。

新帝看到这一幕,觉得非常有趣。他发现安王确实有了很大的变化,他不再是以前那个只知道玩乐的王子,而是一个有思想、有才能、有决心的人。

新帝决定支持安王,让他有机会证明自己的能力。

于是,新帝对众御史们说:“既然安王已经准备好了,那么我们就给他一个机会。我任命他为御史,让他先试着做两个月。”

“如果他不合适,我们再想办法。”

众御史们听到这话,纷纷点头同意。他们也希望看到安王的表现,看看他是否能够胜任这个职位。

下朝后,谢望遥特意拦住了安王。他看着安王的眼睛,认真地说:“做御史会得罪很多人,你需要有心理准备。”

安王听了这话,心中有些不悦。他觉得自己已经准备好了,不需要谢望遥的提醒。

他白了谢望遥一眼,说:“我知道你会这么说。但是我不想让你小看我。我会努力做好自己的工作,证明自己的能力。”

安王做事向来干净利落,他说要做御史,就立马开始调查近几日在京城发生的一些不公平的事情。

第二天早上,当朝堂上的文武百官齐聚一堂时,安王便开始了他的一系列弹劾。

被他弹劾的几位大臣个个黑了脸,他们赶紧站出来解释,认为安王所弹劾的事情并不是什么大事,只是些微不足道的小事。

安王是在故意把事情闹大,以博取新帝的注意。

“你们错了。”谢望遥这时突然开口:“安王所弹劾之事,虽看似细微,但却关乎品行和道德。一个人如果连基本的道德都没有,又怎么能做好官呢?”

他指着那几位大臣,继续说道:“你们几位,有的宠妾灭妻,有的不孝敬父母,有的往日里私通外室。”

“这些行为,难道不是大错特错吗?一个人的品行才最重要,如果一个人没有好的品行,就算他有再大的能力,也不能重用。”

他提议新帝:“以后对于有不良行为的人,永远不能让他们再做官。这样,才能确保我们的官员都是正直无私、有良好品行的人。”

这下,许多大臣都不愿意议论纷纷,觉得谢望遥这是在强人所难。

他们认为,家务事本来就该由家里去解决,怎么能和朝堂上的事情混为一谈。

新帝的脸色也不好看,他觉得谢望遥将他也视为这一类,如果他这个做皇帝的都不能起到带头作用,又如何能震慑众官员。

新帝黑着脸没有回答,谢望遥却知道新帝不爽了,他没继续说这个话题。

下朝后,谢望遥被新帝留下。新帝直接将手中奏折扔过去,训斥谢望遥:“如今什么话都敢说,这是在嘲讽我吗?”

谢望遥并不害怕,他只是恭敬地表明自己没有错。他理解新帝的愤怒,毕竟他的话确实有些尖锐,但他相信自己的建议是正确的。

谢望遥说:“陛下,我知道您现在很生气,但是我只是希望您能够冷静地想一想。如果您真的想和萧薇公主在一起。”

“那么您就需要有一个好的品行来引领她。否则,你们的关系只会越来越疏远。”

新帝的怒气突然间消失了,他的脸上带着少有的失落。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