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在晨光中交织。他翻开速写本,炭笔沙沙记录下教授讲述的细节:洛伦佐·美第奇如何将碾碎的青金石混入画框金箔,以此彰显家族对神圣艺术的供奉。
不过,他从系统的奖励中,几次获得绘画材料的知识技能,根据现有的知识经验判断,克里教授的这件宝贝,可能有些疑问。
但是,这种怀疑,需要更多的依据,所以,他保持沉默。
与克里教授确认下一步的研究细节后,他准备告辞。
克里教授提醒:“你要经常去乔治那里走动。他向我抱怨,你最近去的次数少了。”
“谢谢您的提醒,我会经常去请教问题。”姜哲答应。乔治也是姜哲的导师之一。
正午的butler图书馆穹顶洒下蜂蜜色的光瀑。
姜哲在珍本区,抬起头,缓缓转动因过度阅读而酸胀的双眼。
旁边,摊开的1620年《艺术论》摹本上,一些边注的墨迹因为过于久远,已经出现晕染。
他简单吃过午饭,重新开始阅读,记录,直到顺利完成了来借阅的目的。
为了放松一下,摸出炭笔速写本,将对面打盹的图书管理员画下来。
近似鲁本斯草稿的风格——松弛的下颌线条与放松的动作,构成奇妙的重力平衡,铅笔灰在羊皮纸纹路间流淌出巴洛克式的动态。
“姜先生,您预约的书到了。“
另一位管理员轻叩橡木桌的声响惊起尘埃。
“谢谢。”姜哲达到了一直想要的书。
“还有什么需要,记得按照惯例告诉我。”年轻的管理员,已经和姜哲很熟悉。
来这里借阅的人很多,但年轻的姜哲。让很多工作人员印象深刻。
良久,手机震动打断了姜哲的工作。
拿起手机,看到是佳士得公司的业务经理发来消息:“球拍已经结束。您上拍的作品成交价格15.6万刀。恭喜。“
他笑着回复信息,感谢对方。
这次的作品拍卖价格,超过之前的同类型作品。既有积累都作用,也有系统奖励的原因。
购买豪宅和提高生活质量的花销,已经通过系统奖励,拿回大半。
……
夕阳将杰罗姆雕塑厅的罗马柱拉成金色琴弦时,姜哲在蓝色遮阳棚下的咖啡座翻开速写本。
炭笔尖悬在纸面三毫米处,凝视着斜对面正在争吵的情侣——女孩挥舞的红色围巾,男孩后退时,不小心碰到路人。
抓取生活中这一瞬间的趣味姜哲手的炭笔突然疾走,将两人的动态定格为画中的形象,用铅笔灰的浓淡区分现实与画境的边界。
“画的真好,能给我画张肖像吧!“清脆的女声打断创作。
姜哲抬头,看见艺术史系助教艾米丽抱着三本书俏生生立在桌边。
她耳垂摇晃的珍珠耳环让姜哲想起西班牙宫廷画中的妇人。
“请坐,喜欢什么,就自己要,我请。”姜哲说道。
艾米丽笑吟吟的坐下,要了一杯巧克力冰激凌,然后,摆出自认为最美的姿态。
姜哲略做观察,就开始动笔。
来到哥伦比亚大学读书,认识了不少新朋友。艾米丽是关系不错的一位朋友。
炭笔在纸面游走时特意强化了光影对比。左侧脸颊用硬质笔尖刻画冷光,右侧则用擦笔晕染出黄昏的暖调。
艾米丽的视线扫过姜哲。
哥伦比亚大学的学生,形形色色。有富商,有各种二代,也有普通家庭的孩子。其中,绝不缺乏天姿好家世好的人。
姜哲不是最受瞩目的学生,但在很多人眼中,他有独特的魅力。
姜哲很快完成了一幅简约的肖像画。
艾米丽惊叹于画作质感。
她想约姜哲一起吃晚饭。
姜哲笑着展示短信。“抱歉,我订购的材料到了,需要回家去接受,可以另找时间吗?“
……
回到复试豪宅,他看着画具店老板和工人,把国画书法的工具耗材,搬进画室。
在国内使用的很多画具材料,不方便搬过来。想要进行不同的创作,只能重新添置。
他开始给自己准备晚餐时,窗外的城市灯光,正在逐渐亮起。
厨房传来铸铁锅与橄榄油相遇的滋滋声。
今晚的主菜是香煎鳕鱼,烩牛肉,卷心菜沙拉,加上烤松饼。
因为锻炼和充实的学习,他的食量也在增加,还不用担心体重增加。
轻触鳕鱼表皮确认焦脆度后,轻巧的翻面,让鱼皮瞬间绽放出的金色脉络。
忙碌了一天,做到餐桌前,听着轻音乐,姜哲整个人放松下来。
为了让生活变得更加美好,他不惜时间,为晚餐费了一番心思。
仿乔治王朝风格的银烛台与景德镇冰裂纹瓷盘搭配;餐巾折叠成的天鹅造型,正是速写本上勾勒的杰罗姆雕塑厅石膏像变体;餐厅的灯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