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6章 富贵不还乡,如锦衣夜行(1 / 3)

安水县。

王东来的老家。

原本,今年王东来是不准备回来过年的,但是王延兴和曹淑娴却是想回来。

毕竟两人在地里刨食半辈子,大半的人际关系都在这里。

虽然说以王东来此时的身家财富,王延兴和曹淑娴可以过得很萧洒舒心,但是勤俭节约了半辈子,两人在过了大城市生活的瘾头之后,还是有些怀念起老家的生活。

于是乎,就决定今年过年在老家过。

王东来在唐都市一直待到了大年二十八才回到老家。

王延兴和曹淑娴以及王晨悦则是提前回来了几天。

当王东来的车出现在王家村的时候,顿时就引起了注意。

很快,王东来回老家的消息就传了出去。

前后不过是一个小时的时间,王东来在家里还没有坐热,就有着村上和镇上以及县上的领导上门。

对于这一点,王东来真的是有些厌烦了。

虽说在心底多少还是有一些暗爽,人前显圣这种事情带来的爽感很少有人能免俗。

正如一句古话,衣锦不还乡,如锦衣夜行!

县上和镇上的领导上门,并没有讲什么,聊起天来也格外的舒服。

在王东来家里也没有坐多久,就起身告辞了。

王东来还有一些意外,不知道这是卖什么关子。

但是等到晚上的时候,他就知道了原因。

“东来啊,咱们村甚至是咱们镇都是沾了你的光啊!”

“我小时候就说过你聪明灵性,果然没有看错,现在都成了院士!”

“现在在县里,只要说我是王家村的,都会问我认不认识你,也都会对咱们村高看一眼。”

“东来现在既是院士,享受副部级待遇,又是银河科技的老板,身家上千亿,超级大富翁,连带着咱们村都沾了光。”

王家村之所以叫这个名字,就是因为王姓在这里聚集。

虽说祖上是从别的地方迁过来的,经过上百年的繁衍,分出了好几支,但是各支之间还是有联系的。

尤其是出现了王东来这么一个名人之后,原本不怎么走动的支脉也都纷纷走动起来。

此时,王东来家里便是这些王姓分出来的支脉来人在说话。

从血缘上来说,王东来和在座的这些人,要往上翻个五六辈还算是一家。

不过,王东来在面对这些人的时候,却表现的很平静。

听到这些人的夸赞,只是轻轻地笑了一下,并没有搭话。

从王东来出名之后,先是安水高中获得了上面的奖励,鸟枪换炮,发展了起来。

接着,随着王东来的成就越来越大,这份好处就辐射到了王家村。

尤其是银河科技的崛起,byd在唐都市建厂,专门在安水县招工。

工厂虽有千般不好,可还是要比种地赚钱。

加上,王家村又是王东来的老家,沾亲带故的,所以进厂之后,分配的工作也都是比较轻松,工资还不错的岗位。

然而前段时间,当王东来被评选为院士的消息公布出来之后。

原本已经定好的高速路出口,硬是给挪到了寺坪镇靠近王家村的地方。

很快。

来人就说出了自己等一行人的来意。

“东来啊,咱们王家也是一个大姓,从祖上搬迁过来也已经一百多年了,这么多年分成了好几支。”

“现在出了你这么一个院士,简直是祖坟冒青烟。”

“我就想着,建个祠堂,重新编写族谱怎么样”

此人这个话说完,顿时就引来了众人的赞同。

就连王延兴也流露出一丝意动,看向了王东来。

王东来注意到这一点,心里一动。

“建祠堂和编族谱就算了吧,意义不大!”

谁也没有想到,面对这个建议,王东来居然选择反对。

而不是像他们之前想的那样,听到这个建议之后,第一时间就答应下来。

反而是没有任何犹豫的直接反对。

王延兴的脸上也不禁流露出一丝意外,似是没有想到。

“我确实是做出了一点成绩,但越是这样,就越是不能高调,建祠堂和编族谱有些高调了。”

“如果是其他的事情,比如说是学习的话,我倒是能想一点办法。”

“建祠堂这样的事情,还是算了吧!”

王东来脸上还带着笑,可是语气却很坚定。

听到王东来这么表态,众人也都有些坐蜡了,原本一肚子想说的话,全部憋在肚子里说不出来。

这个时候。

却有一个人主动地出声说道:“东来,你既是咱们安水王家这一脉学位最高的,也是最有本事的大老板,我看网上说银河科技的员工都五万多人了,而且公司的福利待遇还高的很。”

“你看能不能把咱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