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6章 专家座谈会,发言(2 / 3)

,希望用极大对撞机发现此猜想中的粒子。

其次,便是超大对撞机的建设,如果真的能把高能物理学推进一大步,那么对于全人类生活都会有实实在在的好处。

最后,便是华国物理高能研究所成立了有三十多年,可是三十多年过去,在世界重要高能物理学家之中,华国占有率不到百分之一二,建设了超大对撞机之后,它的运转和分析,很有可能会由大量的非华国人来主导,到时候出现了成果,获得诺贝尔奖,得主也很大可能不会是华国物理学家,等于是白白为他人做嫁衣。

杨老说的很直接,并没有遮遮掩掩。

到了他这个学术地位以及年龄,确实不用考虑太多。

写出这篇文章,也能看得出来是一片公心。

文章的最后,杨老更是提出了高能物理研究在不搞大型对撞机之外的另外两个研究方向。

寻找新的加速器原理和寻找美妙的几何结构,如弦理论所研究的。

这两个方向的研究都是不怎么费钱的研究,经济节约,符合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总趋势,有效地减轻了高能物理研究的资金投入压力。

说实话,看到杨老这篇文章的时候。

王东来摇摇头,笑着说道:“杨老还真是厚道人,要是网上的这些人知道当年为了支持京城对撞机的建设而引发的连锁反应,也不知道是什么反应。”

感慨完之后,王东来就放下了此事。

大型对撞机的争论,也随着杨老的出声反对,将原本集中在王东来身上的批评,尽数转移到杨老身上。

有这么一位物理学的大佬出面,也将此事推到了更高层领导的视线里。

所以,在杨老这篇文章出现后没有多久。京城就传来了一个消息。

有关部门会邀请有关专家十一位,来进行一个会谈,并且进行举手表决,针对建设大型对撞机进行发表意见。

简而言之,就是领导将会听取专家的建议,但是需要专家做一个举手表决。

十一位专家,将会决定大型对撞机的建设与否。

消息传出,当即在学术界就在猜测会有哪些专家入选。

杨老、王一方院士是必然会入选的。

其他的九人名单,就很难猜出了。

只是,任谁也没有想到,这个名单会有王东来。

京城。

有关单位的会议室里,与会众人的眼神有意无意地瞥向王东来。

在座的都知道王一方院士和王东来在座谈会上的争论。

此时,加上杨老,已经有两位持坚决反对意见的人了。

同时,王东来被评选为院士,是因为在数学领域的成就,而不是物理方面。

怎么看,都和这一次座谈会的主题不搭。

所以,众人也都比较疑惑为什么会选择让王东来参加这一次的座谈,并举手表决。

只是,这个疑惑并没有人问出口。

很快,领导到场,座谈会正式开始。

“今天的事情很简单,在座都是高能物理方面的专家,针对大型对撞机的建设,我代表上面来听听你们的想法和思路,大家可以畅所欲言。”

“这只是一个学术讨论座谈会,而不是路线之争,希望大家都能诚实发言,踊跃发言!”

领导没有废话,当即就开口定下这场座谈会的基调。

王一方院士也没有客气,第一个出声,说道:“领导,王东来院士并不是搞高能物理研究的,我认为选择此人参加有些不妥!”

不得不说,王一方院士就是勇。

一开口,就质疑起王东来的出现。

领导并没有意外,看了一眼众人,就出声解释道:“王一方院士,王东来院士虽然只是研究数学的,可是数学在很多领域都有极为普遍和重要的应用,我想在大型对撞机上面也是如此,所以王东来院士的意见也是很重要的。”

“这一次座谈会,领导也想听听王东来院士在数学领域针对大型对撞机建设的意见!”

听到这里,王一方虽然有些不甘心,但还是点了点头,表示认可。

略过此事,王一方便开始讲述自己的观点。

“我国的经济在飞速的发展,在前沿科技研究方面,也需要有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高能物理的研究对于全人类的重要性是无与伦比的,我们的目标是复兴华国,在科学领域也不能落后国际水平。”

“眼下,虽然我们没有成为发达国家,科研资金也很短缺,但是这并不是阻碍。”

“种一棵树的最好时间,就是十年前和现在,现在建设大型对撞机,是我们最好的机会,将会是往后十年成本最低的一年。”

“建设成大型对撞机,会立即让我国成为世界级别的科研中心,根据我在欧洲的经验,凭借这一台全球领先的大型对撞机,可以吸引全球几千名物理学家和研究者来这里研究和工作。”

“顶尖人才的重要性,自是不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