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章 研究团队组建完成(2 / 3)

协议都已经商议好了,流程也走的差不多了。

原本,这样的合作消息,是需要专门对外宣传一波的。

可是王东来却拒绝了,并没有专门请来记者媒体来报道宣传此事,只是在五道口内部,进行了一个简单的仪式而已。

就连这个仪式,王东来也都没有出面,而是交给了陈凌岳。

这一个周的时间,王东来也没有闲着。

半导体想要国产化,这绝对是一个超大工程,难度甚至可以比拟国家队出面带头攻克多年的难题。

而王东来想要凭借一己之力,将国内半导体行业发展水平追到国际一流水平,自然是极难的。

除此之外,还有人工智能医疗辅助诊断系统的研发。

每添加一种检测功能,就意味着需要从头再来,投喂数据,训练调教系统,都是极为耗费时间和精力以及资金的事情。

也就是王东来的能力超群,不然的话,研发难度还会再上一个台阶,耗费的研发经费更是翻倍。

再其他的,便是和byd、catl等的公司的合作。

尤其是byd,在得到锂硫电池技术授权之后,火力全开,已经在公司内部秘密筹划准备好几款新的车型。

这一点,也是因为王东来的提醒,才让byd提前两年开始对混动车型进行大规模地研发。

catl方面的工作也很简单,那就是建厂扩产,在最短的时间,将锂硫电池生产出来,抢占更多的市场。

至于提出来的统一标准等事情,也不是一时半会儿能够做到的,只能是慢慢协调各方,最后坐在一起同意下来。

如果没有官方出面,谈个几年都是快的。

对于这件事,王东来倒也不是很急。

就这样,王东来一边给着姚班的学生上课,一边在图书馆里充电学习。

人工大模型的研究课题通过之后,五道口以学校的名义直接对其他的几所高校和研究所发出了邀请,研究团队也初步定在了二十人左右。

这个团队规模绝对不算少,甚至算得上是高配了。

且看看带头的有姚启智这位大佬,还有五道口的好几位教授,至于其他邀请的专家,要么是来自燕大,要么就是中科院。

不得不说,五道口的牌面还是有。

也只有五道口出面,才会在这么短的时间内组建出这么一支研究团队。

当然,也有因为是银河科技一家出资的原因。

时间流逝。

这一支研究团队彻底组建完成,二十多位的教授,以及

还好,五道口在这个项目上也申请了专项资助。

再加上这些研究生和姚班的学生并不要多少钱,可以说是廉价劳动力。

说是如此说,王东来也并没有亏待这些学生,科研补贴都是按照最高标准给的,就连报销也给了比较大的自主性。

研究团队组建成功之后,便是第一次全员召集起来开会。

这个项目的负责人,自然是姚启智。

也只有这位大佬才能镇的住众人,把持好研究方向。

会议室里。

人数并不多,只有二十多位教授和研究员。

当姚启智和王东来走进会议室的时候,众人的目光都放到了姚启智的身上。

在众人看来,这么大,这么高端的科研项目,自然是五道口牵头,银河科技只是负责给钱的企业罢了。

至于王东来,众人也没有怎么放在心上。

而王东来看到会议室里的众人,第一反应便是五道口的牌子当真好用!

如果是在唐都的话,也未必不能凑出这样的团队。

只不过绝对不会像是五道口这么轻松。

人工智能大模型,对于人工智能技术来说,就像是盖房子中的地基一样。

大模型调教的越好,也就越智能。

这里面涉及到很多的专业知识,从硬件到软件,再从设计到制程,深度学习,神经网络,系统算法等等,放在眼下,都是一些前沿的技术。

姚启智作为项目的带头人,当仁不让地坐在了最上面。

神情淡然自若地对着众人开始讲解起"人工智能大模型"的要点和任务规划等。

不得不说,姚启智所表现出来的态度,也让

这就是一个合格的项目带头人的表现。

在姚启智讲完之后,并没有放下话筒,而是扫视了一圈众人,才出声说道:“在项目开始之前,我还有一件事要和大家说一下。”

“王东来王教授的名字,想必大家应该都不陌生吧!”

“很多人都知道王教授,都会觉得王教授只是数学领域的天才,做出了很大的成绩,但是却不知道王教授在计算机领域也有很深的造诣和独特的见解。”

“就比如说这一次的研究项目,人工智能大模型是王教授提出来的,也是王教授说服了我要做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