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兑换来的技术实验成功之后,王东来便把申请专利的事情交给了银河科技去处理。
而在看到王东来拿出来的技术之后,周睿心里最后的那一丝担心彻底放下了。
之前王东来说的话,他都记在了心里,也一直在期待着王东来会拿出什么样的技术。
只是他想破头皮都没有想到会是这样的技术。
身为大厂出来的人,他自然是知道智能手机是未来的趋势,更何况在入职之前,他就和王东来谈过智能手机这一点,其中王东来对于未来智能手机的发展观点让他惊为天人。
所以,他才会留在银河科技,觉得这是一个有前途的公司。
于是在拿到王东来给出的专利申请资料之后,便立即行动了起来。
专利只要申请下来,不管是国内的大厂还是国外的智能手机大厂,就绝对不会坐视对家用上这样的技术。
人无我有
这对于智能手机来说,是一个很大的优势,又是一個很残酷的竞争手段。
一个不慎,就会导致自家的市场份额减少,从而倒闭。
可惜的是,想要申请专利就需要时间去走流程,而不是一申请就可以通过。
甚至于周睿都觉得,恐怕等不到专利申请通过,只要审查通过,可能就会有大厂找上门来。
手机快充技术看似难点很高,实际上只要把思路打开,并不算太难。
所以,王东来也做了两手打算。
一方面是专利申请成功,走流程也得两年左右,他可没有这个时间去等。
所以,这个时候申请专利,也是为了能够官方留痕。
华国的专利很简单,遵循是“先申请”原则,而不是“先研发,先生产”的原则。
申请专利必须要先申请,同时技术核心也要牢牢把握住,不能泄露出去。
另一方面,则是他研发出这个技术,并不是为了两年后去赚钱,而是想要借此机会,完成自己的布局。
所以,真的等到两年后专利下来,反倒是会影响到他。
接下来的时间,王东来就过的很轻松又简单。
简单是他每天都泡在了图书馆,不用去实验室,顺带着培训参加美赛的徐志斌等人,以及王清尘等人。
马上就要元旦,过了元旦之后,没有多少天就是唐都交大的期末考试。
考完试,就到了寒假时间。
哪怕是唐都交大这样的高等学府,到了临近考试之前,也是充满了紧张的气氛。
要知道能考到这里的学生,都是各省的拔尖学生,但是进来之后,每一次考试都会有不少人挂科。
有些学科的挂科率更是高达30,简直是一片哀嚎。
王清尘等人跟在王东来的身边,眼光早就不满足什么六十分万岁,多一分浪费,直接就瞅准了优秀。
所以,哪怕是距离元旦越来越近,几人都没有什么放松的情绪,反而是变得更加紧张起来。
只有王东来过得很轻松。
每天就是看书,沉浸在书海里面,看着自己的学科等级一点点地上升。
收获感以及成就感满满
在看书之外,他也在考虑自己的毕业论文。
对于一般的学生,可能只需要把毕业论文写的没有问题,就能过关。
毕竟本科生的毕业论文,好听点叫做学术论文,难听点就是学术垃圾。
但是王东来却不行。
所以,他也在纠结自己该写一篇什么样的论文出来。
这一次,他准备以自己目前的知识技术积累,完成一篇独立的论文。
而不是和之前一样,是通过系统获得技术,然后吃透论文才发表。
王东来平静的生活,忽然就被白头鹰数学及其应用联合会发布出来的一份评委名单忽然引爆。
评委名单上面赫然是有着王东来的名字。
当传回国内的时候,更是使得不少高校的教授神情不自然起来。
王东来这个名字,他们可不会陌生。
破解证明abc猜测余波到现在都还没有停下,时不时地就会有人根据已经证明的abc猜测从而证明了其他悬而未决的数学难题。
一时间,不少沉迷学术之中的学者教授都在通宵达旦地忙着证明。
各大核心期刊最近收到的投稿更是密密麻麻。
其中有真正做出成果的,也有不少民科的研究者见到王东来一个刚入学的大一新生都能发表这样的论文,也纷纷激动起来,把自己积攒多年的稿子发了出去。
不管怎么说,看到王东来的名字出现在终审评委里面,这些高校教授还是觉得不够自在。
不够自在归不够自在,但却并没有人会去质疑这一点,或者表达不爽。
原因也很简单。
虽然王东来是刚入学的大一新生,虽然他是一个才十八岁的青年,虽然他之前没有任何的名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