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有一万七百五十公里,从北到北,一共有一万九百四十公里。这个世界,比这个还要大得多!”
“各位大臣,各位大臣,陛下,大明,还不进攻,什么时候进攻!谁输谁赢!”
朱由检对宋应星说的那句话,宋应星听了也觉得很有道理,于是将这句话牢牢的记住,然后告诉了宋应星!
这话一出,顿时让所有人都精神一振。
朱由检不自觉地站了起来,应了一声:“好!”
众人也都是如此,文武百官也都是拍手叫好,将现场的氛围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国家大事,就像是逆流而上,不断前进,就是因为他们的倒退,让我们的子民吃不上东西,边境上到处都是战火,所以,才会有海盗入侵!”
听到臣子的讲话,朱檀也不禁心潮澎湃。
朱檀突然发现了一件事。
和现代人对大明的成见不一样,大明是一个没落的时代,而另一方面,却是一个充满活力的王朝。
大明朝是科学技术萌芽期,科学思想萌芽期,商业经济萌芽期,近代文学萌芽期。
他本可以不费吹灰之力,也不需要这么高的评价。
他要做的,就是引导。
如果能够引导的好,那么就不会再出现类似于历史上那种被压制的情况了,那就真的是前途无量了。
宋应星的声音从上方传来。
徐光启则是坐在一边,与旁边的大臣们交谈着。
对于徐光启,朱檀还是有点印象的,在大明也是赫赫有名的人物,在大明也是一位著名的科学家。
不过,他也想不起来了。
没有足够的历史,那就用作弊来弥补!
朱由检一边回忆着徐光启的身份,一边听着系统的解释:
“徐光启,又名子先,又名宣虎,号文鼎,上海人,万历年间,曾任文渊阁大学士,内阁次辅,曾任大学士。1603年加入天主教,教名保洛。早年随利玛窦研习西洋天文、历法、算学、测量、水利等科技,一生从事科技研究,勤于著书,在引进、吸纳欧洲科技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对17世纪中西两国的文明交往起到了重大作用。
朱由检是真的被吓了一跳,这个世界上哪有这么神奇的东西?
打开面板一看,果然是升级了。
朱由检陷入了沉思之中,这一刻,他感觉到了一种沉重的、沉重的历史。
如果真的可以借此复兴大明王朝,三百年之后,就不必再有中国的耻辱,也就不必让祖先们抛头颅洒热血了。
如果是这样,地球上的异族,就不会在五百年后,还能说出这样一句话:“看到了吗?这是一种奴役!真是没文化!”
……
正这般想着,场中忽然响起了一阵争论,一名大臣还是不甘心,站了出来。
“宋大人,你说你能反驳,我就反驳你一句,宋大人对大明的疆域了如指掌,你说这里有喀斯特和山洞,你说的跟皇宫似的,你说得跟真的似的。”
宋应星闻言,脸上露出几分尴尬之色,道:“我倒是没有,不过我那几个好友倒是去了一趟!”
“是吗?哪位是你的朋友?”军官有些不满地说道。
朱由检望了宋应星一眼,心想:“我有个好哥们。”
朱由检很好奇,自己的这位好友究竟是何方神圣。
宋应星站在台上,脸上露出了一丝恭敬的神色。
“宋某于江南山水之间,有一老人与宋某有旧识,名叫徐霞客!”
“徐霞客,你怎么来了?什么人!我从来没有听过这个名字!”
朱由检猛地从椅子上站了起来:“徐霞客?”
“不错,皇上,你知道他吗?”宋应星向朱由检拱了拱手。
“我认识徐霞客!”
“皇上说笑了,你从小就生活在京都,大部分时间都呆在紫禁城里,哪里知道一个山野村夫。”
问话的大臣理所当然的说了一句,半会儿才反应过来自己说错话了,太失礼了,赶紧垂下头去!
宋应星却有些不解,道:“皇上,你真的知道他是谁?”
“嗯,我知道,但我对他的了解更多一些,徐霞客是我的英雄。”
朱由检回过神来,一听徐霞客这个名字,整个人都呆住了,而且,这件事情一直在他的脑海中盘旋着,让他觉得有些怪异。说不清,
“吾往矣,吾往矣!”
宋应星眼前一亮,顺着朱由检的意思,继续说道:
“徐霞客乃当世奇才,真可谓大才,宋某与徐公子有数面之缘,对他的见识佩服得五体投地。临走的时候,徐霞客送了我一卷手札。”
宋应星一边说着,一边将自己的学生递给了自己的学生一份资料:
“没错!”
朱由检清楚的看到,宋应星将那卷书放在了一个盒子里,打开盒子,里面是一本《徐霞客游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