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7章 黄榜再贴(2 / 3)

,恩科这一届也要考上。

唐伯虎虽然风流倜傥,却也没有忘记这件事情是朱檀提出来的,于是便将这件事情告诉了周围的人。

这也算是为楚暮争了一口气,至少,能够进入恩科考试的人,都会受到这样的待遇。

毕竟,这样可以节省三年的时间,也就意味着,他们可以有更多的机会参加科举,但三年的时间,实在是太少了!

朱檀心想,唐伯虎或许是个好人,但他的想法太过偏激,不是喜欢喝酒,就是喜欢逛窑子,俗话说的好,他的双腿就不受控制了。

在好消息不断传来的时候,朱檀那一张桌子上,已经出了一位状元,他叫高良弼,是甘肃岷县人,今年中了前三甲,又是一年的状元。

此后没多久,与他同坐一席的,是临湘来的柳尚义,他以第三名的成绩,名列第107位。

朱檀与唐伯虎连忙上前恭贺,他们两个人虽然只是第三名,又都是秀才,但也算是不错的成绩,日后升官也不会太差。

这两个人,年纪都在三十上下,不像中学生那么高调,但也都很精神。

他的气质与之前完全不同,也就是所谓的气质变化,从现在开始,他就是一个官员。

“兄弟,没想到你也来了。”

朱檀等人为高良弼与柳尚义庆贺而举杯相贺之时,王守仁却在饭店门前现身。

“巧了,我有一件事情要问你,原本我是打算去候府寻你的!”

朱檀没有料到王守仁会来找他,道:“等会儿再说,我来给你介绍一下,这两个人都是柏安的同龄人。”

两个人同时参加科举,被称作“同科”,类似于前世的学生。

要是考不上,抱歉,我们就没机会当同学了。

王守仁在楚鲜的介绍下,向高良弼、柳尚义问好,王守仁是京师里有名的人物,年纪轻轻就考上了秀才,父亲也是个读书人。

高良弼、柳尚义等人,对王守仁也是非常欢迎。

王守仁和小山弼,唐伯虎等人一起喝酒,很快就熟悉了起来。

然后他向朱檀轻声道:“贤弟要嫁给马文升小姐,我有一事相求。”

王守仁在上榜之后,就被派到工部监督政务,处理王越的后事。

满朝文武都知道,马文升是王越的心腹,有他帮忙,事情就好办多了。

朱檀的嘴唇动了动,王守仁这家伙,还真是早有定计啊!

有个好父亲果然不同,李东阳对他另眼相看,李东阳之前一直没有提拔王守仁,是看王守仁没有举人,现在又考中了榜眼,未来可以说是一段美好的前程。

“伯安兄弟,这件事情我一定会告诉马大人的,伯安,你要不要自己去一趟西北?”

王守仁点点头,“威宁伯的葬礼,棺材之类的东西,自然要带回去,我还没去过,看看这里的地形也好,顺便看看边境的情况,看看边境的情况,才能更好的应对。”

朱檀深知王守仁心中的统兵之志,少年之时便曾到过东北边关一游,如今有了前往,自然不可能什么都不做。

这时,殿试已经结束,朱檀告别了唐伯虎等人,与王守仁一起,前往见马文升。

马文升是六部九卿之首,多年来的梦想终于实现,自然是斗志昂扬,加班加点也是常有的事。

而户部又是所有官员递交奏章的地方,所以马文升才能决定奏章是不是上报给朝廷,还是上报给弘治皇帝。

“这个焦芳,还真是一点都没有学好。”

马文升一脸不屑地将手中的奏章丢在一边,这是新晋的礼部右侍郎焦芳,他自到任以来,就连递了数封折子。

听起来像是在说正事,其实都是废话,没用。

再说了,马文升对焦芳也没什么好感,他一定会将焦芳的报告给删掉,十本中只有一本是多余的。

马文升正忙着整理奏章,听到朱檀前来拜访,立刻眉开眼笑。

对于自己的孙女婿,他是发自内心的高兴,连忙让人将其迎了进去,不过,当他再次见到王守仁的时候,却是一脸的不悦。

王守仁是李东阳最看重的晚辈,马文升与李东阳之间,虽然刘大夏对他的态度很差,但他还是要尊重自己的孙女婿。

当楚天说出自己的目的时,马文升为了让王越死得体面一点,特意叮嘱了王守仁一声,表示愿意帮助他安排人手和物资。

王守仁早就等着这句话了,王越的棺木已经等不及了,他兴高采烈的离开了,开始了出京之旅。

朱檀目送王守仁离开,回到马文升身边,皱眉思索着气氛。

“看来马大人对伯安并没有什么好感,伯安是个有谋略的人!”

马文升见朱檀涉世未深,目光不够长远,便道:“大明人才济济,缺的是出类拔萃的人物,王守仁刚刚中了举人,却给王华、李东阳铺平了道路,这对别人来说,又算得了什么?威宁伯王跃之死,表面上看来是一件辛苦的事情,但有付出才有收获,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