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 怀柔政策 琉球之乱(2 / 3)

断朱檀的话,“只要能剿灭倭寇,这点钱财算得了什么?”

朱檀见武宁如此上道,心中冷笑,面上却装出一副为难的样子:

“既然如此,那本王就替琉球百姓,谢过中山王了!”

“殿下哪里话,应该的,应该的……”

送走武宁后,朱檀立刻召集心腹,制定了一套“训练计划”。

他决定先派出一支小队,假扮成教官,前往琉球军营,暗中摸清琉球军队的虚实,以及倭寇的动向。

同时,他还秘密派人前往朝鲜,将中山王勾结倭寇。

意图谋反的消息。

告知了朝鲜国王,并希望朝鲜能够出兵相助,共同剿灭倭寇,铲除琉球这个心腹之患。

朝鲜国王收到消息后,顿时大惊失色。

他怎么也没想到,一向臣服于大明的琉球,竟然敢私通倭寇,意图谋反!

想到这里,朝鲜国王立刻召集大臣商议对策,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朝鲜国王最终决定,出兵援助大明,共抗倭寇!

就这样,一场针对琉球的阴谋,在暗中悄然展开……

与此同时,朱檀也没闲着。

他深知,想要彻底解决琉球问题,光靠武力是不够的。

还需要从文化上进行渗透,彻底将琉球同化。

于是,他再次召见了武宁,“中山王,本王此次前来,还有一事相求。”

“殿下请讲,只要下官能做到的,绝无二话!”武宁拍着胸脯说道。

朱檀微微一笑,“本王听说,琉球尚无一所正规的学堂,百姓多不识字,文化落后,实在令人痛心啊!”

武宁闻言,脸色顿时有些尴尬。

琉球地处偏远,文化落后,这是不争的事实,他也一直想要改变现状,只是苦于没有办法。

“所以,本王想在琉球建一座学堂,教授大明文化,不知中山王意下如何?”

武宁听完,心中格登一下。

这朱檀,葫芦里究竟卖的什么药?

表面上是建学堂,教授大明文化,可实际上,谁知道他安的什么心?

“殿下此举,实在是功在千秋,造福琉球万代啊!”武宁干笑了两声,心里却在打鼓,“只是……琉球国小民贫,这建学堂的费用……”

“中山王不必担心,”

朱檀一副“我懂你”的表情,大手一挥,“本王既然提出这个建议,自然会鼎力相助。”

“这样吧,建学堂的费用,就由本王来承担,至于先生嘛,本王也会从应天府挑选几位德高望重,学富五车的鸿儒,前来授课,中山王以为如何啊?”

武宁闻言,心头顿时一沉,这哪是“以为如何”,分明是“此事已定”!

朱檀这番操作,表面上是好意,可实际上,却是要将琉球变成大明的文化殖民地!

到时候,琉球的孩子们从小就学习大明的语言、文化、历史,长大后,自然而然地就会认同大明,甚至以身为大明人而自豪。

如此一来,琉球还有什么希望?

武宁越想越心惊,可偏偏,他现在骑虎难下。

当初为了让朱檀答应出兵,他可是拍着胸脯说琉球会承担一切费用,现在朱檀主动提出承担建学堂的费用,他要是拒绝,岂不是自己打自己的脸?

“殿下如此慷慨,下官真是……感激涕零啊……”

武宁挤出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容,心里却在滴血。

“哈哈,中山王不必客气,你我本理应守望相助嘛!”

朱檀哈哈大笑。

这琉球,迟早是本王囊中之物!

就这样,一座名为“明伦堂”的学堂,在朱檀的“大力支持”下,在琉球拔地而起。

消息传开,琉球百姓议论纷纷,有人欢喜,有人担忧。

“听说大明的学堂里,不仅教授读书写字,还教授各种技艺,以后咱们的孩子也能像大明人一样,成为有学问的人了!”

一位农夫兴奋地说道。

“是啊是啊,听说大明的先生都是饱读诗书的大学问家,能拜他们为师,那是几辈子修来的福分啊!”

但也有人心存疑虑:

“这大明王爷,真的安什么好心吗?为什么要白白帮我们建学堂?”

“就是啊,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我看这里面肯定有猫腻!”

……

然而,无论百姓们怎么议论,明伦堂最终还是建成了。

开学典礼当天,朱檀亲自到场,并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表示,希望琉球的学子们能够珍惜机会,努力学习,将来为琉球的繁荣昌盛贡献自己的力量。

一番话说得冠冕堂皇,听得那些不明真相的百姓热血沸腾,纷纷跪地谢恩。

武宁看着眼前这一幕,心中五味杂陈。

……

夜幕降临,中山王宫笼罩在一层薄薄的雾气中,显得格外静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