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檀笑道:“儿臣以为这监察锦衣卫的机构早就该设立了,就应该让太监来做这新机构的总管!毕竟太监才对皇帝最忠心嘛,他们可是父皇身边的体己人,而且又没有后代,除了忠于父皇,别无其他选择。”
朱元璋连连点头,道:“正是!正是!”
朱标听的直皱眉头。
老十连太监干政的害处都不知道吗?
何况你自己就不反感被人监视吗?
怎么还为父皇说话呢?
真是岂有此理!
朱檀道:“父皇,儿臣还有一个建议!”
朱元璋难得被人如此认同,不由得心情大好,笑道:“说来听听。”
朱檀道:“儿臣觉得这新设立的监察机构,也未必就那么让人放心!他们能监管锦衣卫以后更能监管百官,权力大的没边!虽然太监未必造反,可他们贪财啊!
到时候如果他们大肆行贿索贿,上通同一气,甚至借助这新成立的监察机构操控百官,为他们谋取利益!
只怕也让人头疼。”
朱元璋闻言,点点头道:“你说的有道理,那你觉得应该怎么办?”
朱檀笑道:“简单!再成立一个新的监察机构,可以监察锦衣卫,监察新成立的监察机构!这样一来就更加保险了。”
朱标听到这里整个人都要疯了。
你这不是没事儿找事儿吗?
怎么监察机构还越成立越多了?
到时候满天下都是特务眼线,还让不让人活了!
朱元璋听到这里已经觉得不对味了。
他忍不住皱眉道:“那你建议成立的这个监察机构若是有不法之事该怎么办?咱是不是还要再成立一个新的监察机构?”
朱檀笑道:“父皇英明!儿臣以为,确实应该如父皇所言再成立…”
朱标人都快麻了。
怎么,两个还不够,还要三个?
而且听这意思,三个都不行,要四个五个…
想到这里,朱标都有些无语了。
这么下去,不是无休无止了吗?
另一边,陈老太监都快欢喜疯了!
这么下去,咱太监不就全都翻身了!
好…
好啊!
朱元璋听到朱檀的话,却是哼道:“成立个屁!这样下去的话就无休无止了,咱得成立多少个监察机构!
真是岂有此理!”
朱檀干笑一声。
事实上,老朱家后世也确实是这么玩的。
永乐皇帝朱棣的时候成立了东厂,监察锦衣卫,监察百官。
成化皇帝朱见深的时候成立了西厂,监察东厂,监察锦衣卫,监察百官。
到了正德皇帝朱厚照的时候,又成立了内厂,监察西厂,东厂,锦衣卫和百官…
老朱家的监察套娃游戏玩的炉火纯青,只是把国家监察的乱七八糟,特务政治横行。
朱元璋被朱檀这么一搞,也觉得扫兴。
忍不住皱眉道:“什么乱七八糟的!蠢货才会没完没了,设立一个又一个!什么时候是个头!算了算了!不搞了!”
朱檀笑问道:“监察锦衣卫的机构也不搞了?”
朱元璋哼了一声。
“你小子一肚子坏水!不像太子那么赤诚!他不赞同,就直截了当说了!你倒好,不赞同,还搞弯弯绕,哼!”
朱标听到这里,终于笑了笑。
十弟聪明!
原来如此!
陈老太监却是整个人都有些恍惚。
什么情况?
怎么一下子那么多监察机构就没了?
你们这些人,怎么能说话不算数呢?
朱元璋说完监察机构的事,皱眉道:“老十,你来了正好,也省的咱找你了!对于那脱古思帖木儿,你是否也有了处置?怎么那一日看完那两个机器,便没动静了?脱古思帖木儿最近在府中长吁短叹的,还时常说你做事情不靠谱,竟然没了后话!跟他的妾室乌云其半夜还抱怨你做事情没准,害得他空欢喜呢!”
朱檀听前面觉得还算正常,越听到后面,越觉得古怪。
不是,老朱,你能不能少听听人家的隐私啊…
大明朝知道别人秘密最多的就是你吧?
跟小妾半夜说的话你都知道?
太变态了!
朱元璋似乎也察觉到朱檀跟朱标脸上的表情古怪。
轻咳一声,道:“总之,事就是这么个事!你倒是解释解释,为什么将归义王丢那里就不管了?”
朱檀笑笑。
“原因有两个。第一,兹事体大,应该给父皇多一点斟酌它的时间,儿臣以为应当由父皇考虑好了召见儿臣为好。
第二,这机器的推广和制造需要大量的时间,如今尚未完全准备好,即便是要放开跟蒙古人的通商,乃至于将脱古思帖木儿放归草原,也不急于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