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可与支持。否则,一旦冀州战场上分出胜负,于天下世家而言,您在威望上便会输给袁绍。毕竟您与袁绍本是同姓同宗的兄弟,世家大族投靠你们二人中的任何一位,都算是为袁氏效力,挑不出毛病。可若是您连马超都无法击退,在世家大族眼中,您的实力与威望便会大打折扣。”
阎象滔滔不绝地剖析着局势,从马超的凌厉攻势,到周瑜在九江的步步紧逼,桩桩件件皆是火烧眉毛的危机,可袁术只是眉头紧蹙,不为所动,眼神中满是犹豫与纠结。
直到阎象话锋一转,提及袁绍:“主公,若此时不能击退马超,一旦袁绍在冀州战场大获全胜,世家大族都会将他视作袁氏的领军人物,那时,您可就彻底被他比下去了。同是袁氏子弟,难道您甘愿屈居其后?”
这话仿佛一道惊雷,瞬间击中了袁术。他原本慵懒耷拉的眼皮猛地抬起,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周身的气场都为之一变。原本瘫坐在椅子上的他,此刻“噌”地一下站起身来,双手握拳,额头上青筋微凸,大声道:“哼,我与袁绍,虽是兄弟,可这天下,我志在必得!岂会被他比下去?马超又如何,周瑜又怎样,传令下去,即刻调整部署,先全力击退马超!”说罢,他大步走到地图前,狠狠盯着代表马超军队位置的标记,仿佛要用目光将其穿透。
阎象站在一旁,看着袁术被自己一番话激起斗志,表面上神色平静,内心却暗暗松了口气。作为袁术的谋主,他太了解这位主公的脾性了,袁术与袁绍之间那微妙的竞争关系,就是拿捏他的关键所在。这兄弟二人,虽血脉相连,却各怀心思,暗中较着劲,若他们能摒弃嫌隙、携手并肩,这天下局势恐怕早就被改写了。可事与愿违,这也不是他能左右的。
身为袁术的智囊,阎象自然全心全意为袁术谋划。当下的局势,在豫章郡继续僵持毫无益处,只有回援后方,击退马超的进犯,才能在世家大族面前树立起足够的威望,吸引更多人才来投。些许地盘的得失,在这关键时期实在不应成为牵绊。在阎象看来,去年就不该在豫章郡过多纠缠,彼时就应果断挥师汝南郡,一举击溃马超,也不至于拖到现在,汝南郡沦陷,庐江郡岌岌可危。
如今,目的已然达成,袁术下定决心回援,阎象心中也开始盘算后续的战略部署。他深知,接下来的每一步都至关重要,稍有差池,袁术阵营便可能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阎象看着帐中的地图,沉思片刻后,向袁术进言:“主公,依我看,可让纪灵将军留在此地镇守豫章。纪灵将军行事稳健,统兵有方,在军中威望颇高,由他坐镇,定能稳住豫章局势,抵御住孙策的进攻。”
袁术听了阎象的提议,眉头紧锁,在营帐中来回踱步,心中反复权衡。过了半晌,他停下脚步,语气坚决地说:“纪灵不能留在这里,马超勇猛善战,智谋过人,汝南那边的战事凶险万分,没有纪灵这员得力大将压阵,我实在放心不下。”阎象微微颔首,心中虽觉纪灵镇守豫章更为合适,但也理解袁术的担忧,便不再多言。
这时,一直默不作声的杨弘眼珠一转,觉得这是个打压阎象势力、安插自己人的好机会,于是赶忙上前一步,拱手说道:“主公英明!既然纪灵将军重任在身,那不如就让雷薄、李丰二位将军留下来镇守豫章郡。这二位将军跟随主公多年,忠心耿耿,且在战场上也是经验丰富,定能不负主公所托,挡住孙策的进攻。”
袁术听了,微微挑眉,目光投向雷薄和李丰。雷薄和李丰心中又惊又喜,连忙出列,单膝跪地,齐声说道:“我等愿为主公效犬马之劳,誓死守住豫章郡!”袁术打量着二人,见他们神情坚定,心中稍感宽慰,转头看向阎象,询问道:“阎先生,你觉得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