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小丫做事手脚麻利,卫书莹很喜欢她,有啥事也是放心跟她讲,而且刘小丫在府中,想去哪儿就去哪儿,府卫不会拦,府中其他的下人不敢惹,都知道她是三少夫人身边的人,三少夫人最是看重她了。
所以刘小丫要去厨房里拿吃食,人家都是先给她准备的,有啥事,刘小丫也能第一时间来找宋九。
宋九从客院回来,得知几个孩子送了舅爷出门后,便又回到了课堂上,她这就往东院主屋去了。
东院主屋里,任婆子将家里人的儿子儿媳妇都叫到了一起,三房家里任荣长也叫了去,只有宋九没在。
这会儿一家人商量着的正是城外的庄子,以及那五十顷良田的事,都到春耕的时节了,得有人去掌管这些田产。
任婆子此时目光落在大房夫妻二人身上,这就说道:“老二要做生意,老三随时会被叫走,我看就老大跟着你爹一起去。”
“咱们任家都是干惯农活的,不能在苏州城里住了几个月就变成了城里人,自家的田地,就算有农仆,也要亲自打理,一年之计在于春,春耕太重要了。”
任婆子身边坐着的任平,平素就不怎么开口,这会儿也由着老伴做主,带着老大去地里,倒也是个法子,瞧着现在老二在苏州城里开铺子,生意太好了,想必也走不开呢。
只是公婆这眼神这想法,落在大嫂沈秋梅的眼中,却是很难受,就是嫌她丈夫没有做生意的能耐呗,所以一家人里只有她丈夫被安排去乡下管田地。
任广田倒是不觉得什么,他平时帮着老二打下手,跑跑腿也没什么,自己的确不及老二脑子灵活会做生意,如今安排去管田地,他反而踏实了,只有站在田地里才他才欢喜,那是他干惯了的农活。
何况现在干农活也不需要他们亲自动手,有农仆佃户,就是要亲自过去管一管,免得有人偷懒。
大嫂沈秋梅终于没忍住,开了口:“娘,我夫君他也可以给人打家具,他不是这活计也一直在接着做么,这要是去了地里,一时半会回不来,这活也没法干了。”
任婆子皱了眉,“老大哪还有打家具的活,苏州城里缺手艺人么?人家打的家具多美观,咱们乡间学的那点手艺哪能比,再说咱们家那么多的田产,这要是放在水乡村的时候,咱们不得高兴坏了。”
“眼下咱们这日子过好了,去田地里干活反而不愿意了,老大媳妇,这个家是叫你掌家了么?难不成我现在安排不动你们了。”
任婆子生了气,任广田赶紧拉了媳妇的袖子,沈秋梅不敢再说了,心头却仍旧有些不舒服。
旁边二房夫妻没有作声,三房只有任荣长在,任荣长却是头一回在这种情况下竟然开了口:“爹,娘,我愿意去地里,我带着我媳妇一起去。”
任荣长想想就高兴,他带着媳妇去地里干活,夫妻两人待在一起,以后都不分开,还能吃上媳妇做的饭菜。
任婆子也是头一次见老三在家里发言,他平时不爱说话,又有脾气,多是三媳妇做主,不过老三有现在这样让任婆子很欢喜,他有自己的想法挺好的。
不过让老三夫妻去地里,任婆子竟有些舍不得,再说三媳妇要掌家的,哪能去乡间,这春耕的时间可不短呢。
任婆子刚要拒绝,宋九从外头进来,顺势接了话:“娘,我听夫君的,地里的活,我们三房去吧,有爹在,我们都听爹的安排。”
任平头回被这么重视,他平时就是闷声做事就好,没想老三媳妇都要听他的,任平轻咳一声,显然很开心,这就说道:“那三房跟我去,地里的事,我们到时候一起安排。”
宋九在傻夫君身边坐下,任荣长就立即握紧了媳妇的手,想着带媳妇去乡下住,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还能带媳妇上山打猎,感觉就像回到了水乡村。
大房避之不及的差事,落宋九夫妻身上就像郊游,而且夫妻两人在苏州城就聚少离多,这会儿能待在一起,就已经很开心了。
任婆子看了大儿子一眼,看得任广田无地自容,只得说道:“娘,要不我也去。”
“不必了,你好好守着你的妻儿,多给老二帮帮手。”
沈秋梅没敢再多话,好在丈夫不用与她分别,她跟三弟媳不能相比,家里还有一个小的,何况她还想给丈夫再生个娃儿,夫妻两人就更不能分开了。
宋九夫妻决定去乡下住上几个月,只是在她走之前,自是先得将家里两孩子安置好,担心两人又太过想念她,而离家出走,同时卫书莹也要生孩子了,她想等她生了再去,好在现在春耕还早,天气尚寒。
双胞胎两孩子得知爹娘都要去乡下住了,立即不开心了,他们想跟爹娘住一起,想吃娘亲做的饭,还想娘亲晚上哄着睡。
又大了一岁的两个孩子,对母亲仍旧很依赖。
课堂上,魏大儒看着双胞胎两孩子那无精打采的样子,不由得放下了书本,戒尺在桌上敲了敲,刚要叮嘱两孩子专心学习,小圆子却突然起了身。
“先生,都说读死书不如行万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