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可伸了伸懒腰,身后传来一阵幽怨的啜泣声。
她转头一看,心有余悸般的拍了拍胸口,还以为什么玄学事件。
原来,不知何时杨玉环已经醒了,她擦了擦脸上的眼泪,在林可的示意下坐在了沙发上。
杨玉环的眼神空洞,心中充满了迷茫和无助。
她这一生,仿佛一直都在被命运推着走,不论是寿王妃还是杨贵妃,她从未拥有想要的权利。
可如今,她的未来又是在哪?
……
林可的直播仍继续。
\"此时的将领们饥寒交迫,又十分挂念留在长安的妻子儿女,现在越走越远,也不知何时到头,情绪愈演愈烈,一旁不说话的陈玄礼深知要任其发展下去,最终可能会导致兵变。\"
\"可是要怎样疏导士兵们的愤懑呢?他想到了一个人——杨国忠。\"
\"当时,世人都知杨国忠招祸,陈玄礼也恨不得杀之后快,何况杨国忠因为此前几次的骚操作早就惹得将领厌恶。\"
\"既然如此,何不让将士们杀了他泄愤,也能为国除害。\"
\"但陈玄礼只是一个将军,并无实权,如此做法不是谋反,于是他决定向太子李亨寻求支持。\"
\"于是陈玄礼找到了李亨的亲信宦官李辅国表明他想要杀掉杨国忠,请求他将这一想法告知给太子李亨。\"
\"李亨对此什么想法呢?\"
太子李亨:乃伊组特!
\"要知道当年李林甫使用各种计谋陷害太子李亨时,这杨国忠就是马前卒,李亨对他可谓是恨之入骨。\"
\"如今李亨跟着李隆基去蜀地,那可是他们杨家人的地盘,他这个太子能不能保得住还另说,现在陈玄礼一表明,他巴不得能杀了杨国忠。\"
\"不过李亨谨慎惯了,于是《资治通鉴》里记载:[太子未决]\"
\"未决的真正含义并非是不同意,而是不反对,既然不反对那就是赞同咯,陈玄礼一听心就稳了。\"
\"他将统领都聚集起来说:\"如今天下崩离,朝野动荡,若不是杨国忠…民怨又岂会沸腾,何不杀了他以谢天下?\"
\"陈玄礼动员好了后,将士们群情激愤,异口同声地说:诛杀杨国忠。\"
\"身体极度饥渴,精神也面临绝望,人被困如此环境之下,往往想的不是如何解决而是造成原因的罪魁祸首。\"
\"陈玄礼稍微一点拨,将士们就将矛头指向了杨国忠。\"
\"恰巧这时杨国忠回来被二十多个吐蕃使者围着要吃的,这些人也是被派遣到大唐结果遇上皇帝跑路就跟着一起跑了出来。\"
\"杨国忠还没来得及回答,禁军中就有人大声喊道:\"国忠与胡虏谋反。紧接着,一支利箭向杨国忠射来,扎在了马鞍上。\"
\"杨国忠一看这架势于他不利,想跑去皇帝那请求庇护,但将士们哪能放他,很快就斩了他的首级。\"
\"听见声音寻来的御史大夫魏方进看见这场景大喊道:你们怎么敢如此对待丞相?\"
\"这时候的将士们已经杀红了眼,那管你官大还是官小,直接就干掉他,另外一名丞相韦见素也不能幸免,索幸他的人品和名声还不错,认识他的人阻止道:勿伤韦相公。\"
\"这个时候,唐玄宗听见外面嘈杂,命人去问才知是杨国忠谋反,但他心里深知这是不可能的事。\"
\"因为杨国忠朝野内外人缘很差,很多人都想要他死,他为了保命只能牢牢的抓住唐玄宗,所以他怎么可能参与谋反呢?\"
\"但事已至此,唐玄宗只能耐下性子安抚军士,拄着拐杖走出驿站,对着将马嵬坡围着的将士们说:\"其实我早就想杀他了,谢谢你们,如今杨国忠已死,各位归队吧!\"
\"将士们依然不动,唐玄宗此时还没有意识到这事有多严重,等高力士下去一问,士兵们才说道:贼本尚在。\"
\"陈玄礼继续说:\"杨国忠谋反,贵妃不宜侍奉,希望陛下能速决。\"
大唐李隆基:……
\"李隆基一听这话就知道事情已经不是他能决定的了,转身逃回了驿站,他不明白他几年前还是一个盛世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