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城驻蒙军司令部。
藤田中将正在为杀入大同境内的独立旅感到恼火。
时间一点点过去,距离自己给前线围剿部队定下来的截止时间也变得越来越近,但直到现在,他都没有收到一个来自前线的好消息。
甚至还收到好几个据点遭袭的坏消息。
藤田中将快要被气疯了,两个加强联队,一个混成旅团,加上配合他们行动的炮兵,骑兵,总兵力超过一万六千人。
而杀入大同境内的独立旅主力满打满算也就五六千人,而且双方交战战场还在大同境内,属于自己的主战场。
相当于兵力优势,地形优势,火力优势……全在自己这边儿,结果扫荡部队打了这么长时间,硬是没有消灭一支八路军,法人被他们杀了好几次回马枪,损失大量部队。
藤田中将都想亲自赶到前线指挥作战。
看看到底是杀入大同境内的独立旅主力多么多么厉害,多么多么狡猾,还是参与扫荡的混成旅团跟两个加强联队太拉垮,打了这么长时间竟然一无所获。
就在藤田中将越想眉头皱得越深时,报务员急匆匆的身影再次出现在他眼帘。
一看对方表情藤田中将就知道他带来的不是啥好消息,眉头一皱,语气不善反问。
“又是哪支扫荡部队被独立旅主力杀回马枪了?”
“或者是哪个据点被杀入大同境内的独立旅主力给突袭了。”
“你只需要告诉我伤亡情况跟最终结果就行了。”
也许是这段时间听到的坏消息太多,藤田中将整个人都快麻木了。
眼前这个画面要是放到几天前,藤田中将肯定会大发雷霆,但此时此刻的他已经被气太多次,发不出火了。
让藤田中将意外的是:站在自己面前的报务员并没有立刻开口,而是想了一下才满脸犹豫道:“司令官阁下……”
“电报不是前线扫荡部队发来的,来自铁道守备队……”
“他们刚刚收到消息,方面军司令部给我们运送武器弹药跟物资的军列行驶到陈家沟据点时遭到察哈尔马匪突袭,军列被劫。”
“铁道守备队增援军列的两辆装甲列车跟两个骑兵中队都在半路上遭到马匪攻击。”
“两辆装甲列车一毁一重伤。”
“两个骑兵中队几近全军覆灭,只逃回来十多个骑兵。”
“铁道守备队已经命令步兵急行军增援战场,但需要时间,肯定阻止不了马匪抢走军列上的武器弹药跟物资。”
“请司令部立刻抽调骑兵部队前往战场围剿突袭军列的马匪,将他们劫走的武器弹药跟物资抢回来。”
屋漏偏逢连夜雨。
这是藤田中将此时此刻的最真实写照。
因为愤怒,整张脸都变得通红通红,双手捏成拳头,咬牙切齿,很想骂人,但却骂不出来。
关键时刻,参谋长突然开口:“司令官阁下……”
“卑职认为军列被劫这件事儿没有电报中说得这么简单。”
“察哈尔地区虽然活动着一支兵力众多的马匪,还劫过我们的辎重队,打过我们的据点,但他们的战斗力并不很强,只是机动能力非常强大,居无定所,很难锁定他们,这才让他们在察哈尔地区存活到现在。”
“以他们的战斗力,绝对没有成功突袭军列的可能,卑职认为这件事儿很可能跟独立旅有关。”
“说不定他们派兵突袭大同是假,截获我军军列才是真。”
报务员扬了扬手里的电报解释:“报告参谋长……”
“铁道守备队给我们发来的战报上明确表示,突袭军列的敌人就是活动在察哈尔地区的马匪。”
“他们已经有部队跟这支马匪交过手了,确信无疑。”
“而且整个行动过程中敌人出动的全都是骑兵,没有出动任何重型武器,也没有步兵参加战斗。”
“卑职更愿意相信我们的军列在陈家沟一带遭到马匪攻击,而不是正在大同境内跟我们厮杀的独立旅主力。”
“因为他们已经分不出兵力去突袭平绥铁路线上的军列。”
藤田中将显然更愿意相信铁道守备队的报告,毕竟人家有部队亲临前线,还跟对方交过手,知道的情况肯定比司令部光靠分析的参谋长多。
看参谋长还想要反驳争辩,藤田中将果断插话:“不管突袭军列的敌人是独立旅主力还是活动在察哈尔的马匪,出动骑兵部队找到他们,消灭他们,一切情况就都清楚了。”
“传我命令……”
“骑兵集团下属第三骑兵联队马上出动,急行军增援铁道守备队,消灭突袭军列的敌人。”
“再给前线扫荡部队发一封提醒电报。”
“如果突袭军列的敌人真是独立旅派过去的,那活动在大同境内的独立旅主力肯定会趁机撤退,摆脱扫荡部队追杀。”
“让他们一定要抓住最后一点儿时间,尽可能多消灭一些八路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