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5章 大洋马!大明爱上战争!(1 / 2)

李祺满意地拍了拍李景隆的肩膀,心中感慨,这个大明初代战神,越发有名将的样子了。昔年这家伙跟着他父亲李文忠去了一趟和林后,整个人性情大变。而后又冒死率领水师远航,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上,历经无数艰难险阻,开辟新航线寻找神奇大陆,九死一生才终于回到大明,一跃成了水师的新兴将领。

紧接着,李景隆又与冯诚经略东鲲宝贝岛,他们带领水师将士们,剿灭倭寇海匪,在海战中,李景隆指挥若定,展现出卓越的军事才能,成功开辟南洋航线。一步一步走到现在,李景隆立下的赫赫战功,竟是丝毫不逊色于他父亲李文忠了,尤其是他当年从美洲带回来的高产粮种,在大明各地推广种植,救活了无数百姓,光是这一点他李景隆就足以名垂千古、流芳百世。

“景隆啊,你也老大不小了,文忠叔可是跟我提过好几次,催着你回去成亲呢……”李祺笑着说道。

不料李景隆笑着摆了摆手,一脸埋怨地说道:“我哪有时间去成亲?眼瞅着马上打西洋了,忙着呢!”他满不在乎地挥了挥手,继续道:“回去告诉我家老头子,传宗接代交给我那几个弟弟,反正有的是人!”此话一出,太子标都不禁笑了起来,眼中满是对李景隆的宠溺与无奈。

“景隆,你真舍得?那可是国公爵位!”太子标笑着问道。李景隆闻言一愣,随即眼睛一亮,厚着脸皮追问道:“太子爷,我这功劳也够捞个爵位了吧?我不要我爹的,我自己挣!”

众人听后一阵沉寂,随后尽皆大笑了起来。太子标重重地拍了拍他的肩膀,随后给出了承诺:“好,难得你有这份志气!放心,你的功绩绝不会少,孤一直记在心里的!”

“那成,等我打下西洋再说。”李景隆乐不可支,“到时候给你与文和送几匹大洋马回来……”众人更是笑得前仰后合。

老朱也凑了过来,一脸好奇地追问道:“大洋马?什么东西?”“哎哎……父皇,就是那金发碧眼的西方大洋马啊,您最喜欢的……”李祺坏笑着解释道。老朱脸色顿时变得很是精彩,愣神良久之后,狠狠给了这几个小子脑门一下,佯怒道:“呸,不当人子!你们这些兔崽子翅膀硬了是吧?”

一阵斥责后,分别的时候再次来临。南征大军的战船缓缓驶离码头,扬起的风帆在阳光的照耀下格外耀眼,他们带着大明天朝的浩荡天威,向着远方驶去。

而老朱却是怔怔地立在原地,眼神中透着复杂的情绪。

因为他发现了一个可怕的事实。

大明王朝的这些君臣,在李祺和太子标的谋划之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江风徐徐,带着丝丝凉意,轻轻拂过众人的面庞。望着那渐渐远去,消失在海天交接处的南征大军,老朱的眉头紧锁,心中涌起一阵难以言说的复杂情绪。

老朱喃喃自语:“他们似乎……爱上战争了!”声音虽轻,却在这空旷的江边,仿佛带着回响,一下下叩击着他的内心。紧接着,他又加重了语气,像是要让自己彻底认清这个事实:“没错,大明爱上战争了。”

他的眼神中满是凝重与忧虑,因为他深知,这是一件极其恐怖的事情。

要知道,这可是大明王朝啊!作为中原王朝,在源远流长的儒学影响下,对外一直都是以礼仪之邦示人。向来倡导和平、仁义与礼教,怎么如今,大明却变得愈发好战了呢?

老朱满心疑惑,更让他费解的是,朝堂之上那些平日里满口之乎者也、讲究仁义道德的文臣儒生,非但没有站出来反对战争,反而齐刷刷地跳出来为战事叫好,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老朱一时间有些茫然失措,脑海中一片混乱,实在不明白问题究竟出在了哪里。

他的思绪不由自主地飘回到了当年,那时自己决心出兵北伐,想要彻底将蒙古鞑子的威胁连根拔除。可计划刚一提出,就有不少儒生跳出来,义愤填膺地大骂自己穷兵黩武。老朱想到这儿,不禁在心中暗自叹息,他怎么会不明白那些儒生口中的大道理?

但不北伐又怎么能行呢?蒙古鞑子虽说被赶出了中原大地,可他们在北方依旧兵强马壮,时刻觊觎着中原的肥沃土地,随时准备再次南下,妄图重新入主中原。所以,为了大明的长治久安,为了黎民百姓的太平生活,必须北伐,哪怕当时国内百废待兴,哪怕要勒紧裤腰带,也必须硬着头皮北伐,就是要彻底打残北元,打到他们再也不敢南下侵犯。

这么浅显易懂的道理,那些饱读诗书的文臣儒生难道会看不明白吗?他们当然明白,可即便如此,当初依旧强烈反对北伐。

既然如此,怎么现在朝廷挥师南征,这些文臣儒生反而一改往日态度,跳出来大力支持了呢?老朱心中涌起一股无名火,忍不住在心中怒吼:你们他娘地不是整天叫嚣着礼法吗?不是把仁义挂在嘴边吗?怎么现在都不吭声了啊?

“父皇在想什么呢?”李祺敏锐地察觉到了老朱的异样,脸上带着关切与好奇,轻声追问道。老朱此时也无心隐瞒,他长叹一口气,缓缓道出了心中一直以来的疑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