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9章 宝地!优渥的环境!(1 / 2)

朱棣沿着营地的小路缓缓踱步归来,海风裹挟着丝丝寒意,却丝毫无法掩盖营地内那股热火朝天的热闹劲儿。船员们像被注入了无限活力,一个个脸上洋溢着难以抑制的兴奋。

瞧,那边一群船员迫不及待地冲向附近的树林。他们动作娴熟,手中的斧头高高抡起,在空中划过一道有力的弧线,“砰砰”几声,木屑飞溅,粗壮的原木便被轻松放倒。

没过多会儿,一堆堆木材整齐码放,紧接着,他们迅速架起篝火,干燥的木材瞬间被点燃,熊熊火焰呼呼蹿升,暖黄的火光映红了周围船员们的脸庞。

与此同时,另一批船员正兴致勃勃地收集着皑皑白雪。他们用木桶、陶罐等一切能装东西的容器,满满地装上雪,放置在篝火边架起的大铁锅里。众人目不转睛地盯着锅里,看着那洁白的雪在火焰的炙烤下,一点点融化成清澈的水,开始咕噜咕噜地翻滚起来。船员们的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眼神里满是对即将到来的热水澡的期待,似乎已经感受到了那温暖水流冲刷身体的惬意。

这边忙活着烧水洗澡,那边又传来阵阵欢呼。一群船员兴奋地扛着猎物大步走来。仔细一看,猎物里有行动迟缓、容易被捕的傻鹿,还有一种模样奇特,看起来像马却又有着鹿特征的动物。更引人注目的是,他们还猎到了体型庞大的野牛。这种野牛毛发浓密,每一根鬃毛都仿佛在诉说着它在这片土地上的生存故事。在被大规模猎杀之前,它们广泛分布于整个北美洲地区,种群数量和规模都极为庞大。

长期在海上漂泊,船员们早就吃腻了单调的鱼肉、火腿和腊肉。此刻,看到这些新鲜的猎物,大家兴奋不已,摩拳擦掌,迫不及待地施展起自己的厨艺。有的船员熟练地处理着猎物的皮毛,有的则开始准备各种香料和调料。不一会儿,整个营地便升起袅袅炊烟,那炊烟悠悠地在空气中飘荡,和着阵阵诱人的肉香味,直钻鼻腔,让人垂涎欲滴。

船队在这片土地上简单休整了两天,便再次启航。阿拉斯加的冬季格外寒冷,寒风如刀,割在脸上生疼。此时正值寒冬腊月,天地间一片银白,仿佛被大自然用冰雪封印。幸亏船队在出发前各个方面准备得极为充分,保暖衣物储备充足,再加上船上淡水紧缺,不然朱棣是绝不会在如此寒冷的地方停泊的。在海湾匆匆休整后,补充了淡水和柴火,品尝了当地猎物的独特滋味,他们便再次向着南方航行。

因为是沿着海岸线南下,后续的路程相较之前轻松了许多。朱棣时不时下令停靠岸边,补充淡水等物资。当然,他们最主要的还是在寻找两样至关重要的东西。

其一自然是那金灿灿、令人向往的黄金,李祺曾将这美洲描绘成遍地黄金的国度,他们自然要一探究竟,看看是否真如所言。其二便是寻找本土的土著,玉米、番薯、土豆这些高产农作物,都掌握在本地土著手中。只有找到他们,才能获取这些宝贵的粮种,为日后的大面积耕种打下基础。更何况,这些土著还可能成为免费劳动力,助力大明在这片新大陆上的开拓。

“船队沿着西海岸一路南下,都已经十几天了,气温是越来越暖和一些,可直到现在我们都还没有发现黄金和本地土著。”甲板上,寒风呼呼地吹着,朱棣紧了紧身上的披风,手持望远镜,专注地看着陆地。这一路下来,他清晰地看到,雪的厚度越来越薄,如今,已经能够看到没有被雪覆盖的青山,这无疑说明气温在不断升高。“文和祺该不会骗我们吧?”朱棣缓缓放下望远镜,眉头微皱,陷入沉思,喃喃自语道。

他们已经顺利抵达美洲,在之前那河湾时,天气寒冷还能理解,可这一路南下,他时常找地方停靠,却始终不见黄金和本地土著的踪影,这实在让人忍不住怀疑李祺是在夸大其词。

船队继续沿着海岸南下,就这样又过了十多天。从船队抵达美洲算起,差不多已经有一个月的时间了,此时船队来到了后世枫叶国西部的温哥华所在的不列颠哥伦比亚地区。一进入这一带,便能明显感觉到气候的变化。受到阿拉斯加暖流的影响,这里气候湿润、暖和,即便是在寒冬腊月,气温也不会太冷,始终维持在零度左右。

这里河流纵横交错,形成了庞大无比的河网。河网之间密集交叉,构成了一片广袤的湿地。森林覆盖率极高,站在船上,朱棣通过望远镜都能清晰地看到沿岸大片大片茂密、高大的森林。那些树木郁郁葱葱,像一个个巨人矗立在大地之上。

“这里一点都不冷了,应该有本土土著的存在了吧。”朱棣透过望远镜,看着眼前如世外桃源般的美景,成群结队的野生动物悠闲地栖息其中,数量庞大。然而,他依旧没有发现本地土著的踪迹。思索片刻后,朱棣还是决定在这里停靠下来,准备一边休整船队,一边派人到四处去仔细寻找。

船队在一处被李祺命名为千河口的地方稳稳停泊。和以往一样,船队刚一停稳,一支支小队便向着四面八方迅速辐射开来,他们怀揣着对黄金的渴望和对土著的探寻,脚步匆忙而坚定。

朱棣也没有闲着,他亲自带领一支探险小队对周围一带展开探索。在千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