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1章 看破(1 / 2)

第911章看破

无形之中,就恍若是有“看破”二字在诸葛亮的头顶跳了出来。

或许,只要给诸葛亮一定的时间,及冠未久的诸葛亮自行未必就看不出其中秘密所在。

如今有了李基随口道破了关键,诸葛亮自然是顷刻间就明白了过来。

这看似是郭图送来的密信,当真是泄露了曹军机密又如何

对曹操而言,就当真是不利吗

自然不是,且恰恰相反,这密信是真的,对于曹操而言才是有利的。

一旦吕布撤离了官渡,全面承受北伐汉军进攻压力的,可就是曹魏了。

而即便吕布当真转战奇袭成功,切断了北伐汉军的一条主要运粮路线。

短时间内也影响不了北伐汉军,甚至会迫使李基在出现粮草不济前更加疯狂地进攻官渡,以图打破僵局。

如此一来,答案也就显而易见了。

为了安抚折损严重的吕布以维持魏赵联军,曹操当下唯有取代吕布承受北伐汉军的攻势,将吕布给解放出来。

可对魏赵联军而言最好的选择,并不代表就是对曹操最有利的选择。

因此,这送到了李基面前的密信,其目的所在既是为了减轻接下来曹魏在官渡所需承受的压力,更是为了吸引李基分兵前去围堵吕布。

“如此说来,这密信即便不是曹操所送,怕也是在曹操默许中放任了郭图送来的。”

诸葛亮悠悠地道了句,目光却是落在了自家老师的身上。

感受到诸葛亮那略显突兀的目光,李基的神色多了一丝询问。

诸葛亮颇为感慨地说道。

“袁公路在寿春设宴追忆往事,时时都会谈论军政,就不乏提起老师,谈及若与老师沙场对决,万不可斗智使计,否则便是弄巧成拙。”

“曹操这连番使计,不可谓不高明,在老师面前却是显得有些拙劣……”

李基闻言,不禁有些哑然失笑,没想到诸葛亮这浓眉大眼的话,也会说这些好听的话。

“什么弄巧成拙万不可小视天下智者,譬如曹操、荀攸、陈宫、戏志才等皆不是易与之辈,为师面对也是谨慎以待,思量再三。”

李基正色地教训了一句,然后补充道。

“再者,这密信或是以郭图名义送来,实则曹操本就不在乎是否被我所看破。”

“不过吕布当真转守为攻,彻底发挥并州狼骑的机动性,确实是个麻烦。”

尤其是在大片大片平原的中原,想要完美限制大规模的骑兵……极难。

最好的办法,便是牢牢地抓住主动权,让并州狼骑不得不被动应战,而不是让这群狼崽子可以肆意奔袭起来。

否则并州狼骑不擅攻城不假,但闯入后方破坏起来,却也是能搅个天翻地覆。

多年的相处下来,师徒间的默契让诸葛亮轻易明白了李基的意思,建言道。

“老师,若吕布当真撤离官渡,何不遣兵进攻荥阳,迫使吕布调兵来救,无暇南下”

荥阳这个位置,相当的关键。

若说虎牢关是洛阳的门户所在,那么荥阳则是扼守住了虎牢关对外的通道。

一旦攻下了荥阳,那么就算吕布有意南下,也无从通过司隶进行粮草补给。

吕布的并州狼骑高达五万之多,尤其是并州狼骑也多是一骑双马的配置,对于粮草的消耗尤为恐怖。

一旦后方粮草先一步被断,所进攻的颍川南阳等地也提前坚壁清野,那么吕布这支并州狼骑随时都可能陷入断粮的地步。

因此,倘若李基分兵去攻荥阳,有意南下扰袭的吕布就不能置之不理。

而攻破虎牢关自然是极难,但若是只取荥阳,难度无疑会大大下降,且能有效遏制吕布南下的想法,迫使吕布与李基在荥阳一带进行争夺。

“不妥。”

李基眯着眼衡量了一阵后,却是否了诸葛亮的建言,道。“若当真如此,反倒是正中了曹操下怀。”

“为何”诸葛亮问道。

“若能轻易夺取荥阳,自然是对大局有利,大大限制并州狼骑的去向。”

李基先是肯定了诸葛亮的判断,转而指着中牟县,开口道。

“然,须知中牟与荥阳相距百余里,一马平川,无有一险要之地可守。一旦分兵去攻荥阳,粮道又该如何在五万并州狼骑的锋芒下维持”

“战线如此拉长,可就不仅仅是争夺荥阳的问题,而是中牟至荥阳之间的百余里都将成为争夺的关键所在。”

“如此,可就失去了大军进逼官渡,迫使魏赵联军应战的意义所在。”

诸葛亮恍然回神,只觉微微后怕,明白险些便中了曹操那隐藏于阳谋下的奸计。

作为李基的门生,诸葛亮自然熟知李基的用兵之道所提出的“战略”、“战术”之说。

而一旦全力夺取荥阳,战术上看似在面对并州狼骑上争夺到了一定的主动权,但在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