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2章 两大产业园(1 / 2)

大概的看了一圈之后,李丰田准备拜访一下崖州刺史。

崖州刺史一听是京官到访,而且还是个伯爷,顿时惊的连鞋都来不及穿好,就出来迎接了。

“下官姚承,见过定海伯!”

其实姚承心里也有点慌,不知道这京城来的伯爷突然到自已这偏远地区为了什么。

这里消息闭塞,还是算是个“三不管”的地区,所以,姚承不知道李丰田也太正常不过了。

“姚刺史不必拘礼,本伯不请自来,已是打扰了姚刺史的清闲,还望不要见怪。”

姚承一听李丰田的话语友善,心中大松了一口气。

他就怕京官是来找麻烦的。

这偏远的地方刺史,说着好听,实际上,还没有国内的一些上等州的县令快活呢。

“哪里哪里,伯爷能来我这偏远之地,已经是令我崖州蓬荜生辉了,下官高兴还来不及呢!那谁,赶快去酒楼要几个菜,还有好酒,我要宴请伯爷。”

……

酒楼的生意也不是很好,所以,很快,就将几道最好的拿手菜送了过来。

李丰田看后,会心一笑。

这菜的确是很简陋,但是相对于这个地方来说,的确已经算是好菜了。

姚承小心的拿出一个小坛子过来,拍开了封泥,然后将里面有些浑浊的酒缓缓的倒入杯中。

这么说吧,眼前的这桌酒菜,让李丰田瞬间回到了十二年前。

姚承有些尴尬的说道:“偏远之地,没有什么好东西招待伯爷,请伯爷见谅!”

李丰田呵呵一笑道:“姚刺史不必如此,本伯也是出身寒微,别看这一桌酒菜,当年在我眼中,也是不可多得的美味呢,今日感觉瞬间回到了当年,也是倍感亲切。”

姚承看李丰田说话得体,没有任何不满,而且还很亲近,对李丰田的印象大好。

“那下官敬伯爷一盏,伯爷请!”

“饮胜!”

放下酒杯,李丰田打量着眼前的这个姚刺史。

姚刺史须发几乎已经皆白,看着能有快七十了,于是便问道:“不知姚刺史今年高寿了?”

“回伯爷,下官今年六十有八了。”

“呵呵,刺史看着很矍铄,不像啊。”

尽管知道李丰田说的客套词,但是姚承听后,依然很高兴。

“不知姚刺史是哪里人?”

“回伯爷,下官就是这崖州人。”

“哦?”李丰田有些奇怪。

“不瞒伯爷说,下官这刺史,应该是最后一任了,所以,找了一些关系,让下官回到崖州,这样致仕之后,也可以省去颠簸,落叶归根。”

“下官出身寒微,这辈子基本就在这两广区域走动,历经三朝,虽无大的建树,但是自认也勉强能保得一方平安。只不过,下官自小孤苦,乃是林里乡间吃百家饭长大的,也是这第一个走出去的读书人。”

“下官为官一生,最大的遗憾就是没有回报乡间,所以,这最后一任,下官便托了些关系,回到老家来主政,希望最后几年,能给乡间造福。”

怪不得,李丰田这几日走下来,发现尽管这里贫穷不假,但是百姓衣食还算无忧,这里没发展起来是其他原因,吏治还算是不错的。

又喝了一盏酒之后,姚承问道:“不知伯爷远道来我崖州,是为何事?”

“实不相瞒,本伯此次前来,是来考察的。”

“考察?考察什么?就这穷乡僻壤,有什么能入伯爷眼的吗?”姚承想了多少种答案,但却唯独没想到这个。

“呵呵,姚刺史有所不知,在你眼中的穷乡僻壤,在本伯眼中,却是块风水宝地。”

接下来,李丰田将远航并带回橡胶树种的事情简单的说了一遍后,继续道:“所以说,纵观整个大唐,目前只有这里,最适合种植橡胶树,而且,这种种植,可不是几亩百亩的种,未来可能遍及整个岛!”

“而且,不光是橡胶树,还有竹蔗。”

姚承一愣,说道:“这橡胶树是何物,下官不知,但是这竹蔗,却是有许多,只不过,这东西很值钱吗?”

(作者注:这里所说的竹蔗,就是甘蔗,我这边叫“甜秆”,绿皮的叫竹蔗,而紫皮的叫做昆仑蔗或者红蔗。尽管甘蔗这东西,以前就有,但是在这个时期,却没有人拿来制糖。这个时期,有少量的流入到了中原地区,就如同现在水果店那般,是切成段来卖的,而且价格很贵。即便是李二,想要吃,都是南方进贡加急送入长安,这东西是可以用来赏赐臣子的东西。

而至于制糖,是玄奘取经回来后,从天竺人那里带回来的制糖的方法之后,才开始用这个东西用来制糖的。

李丰田当然不知道这个历史,他只是单纯的知道用甘蔗制糖,然后未来不光开辟橡胶树,还要建大量的制糖厂。

糖这个东西的利润,在这个时代,嗯……)

李丰田解释道:“姚刺史可能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