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2章 侯君集的疑惑(1 / 2)

二人客套了一番之后,王珪便开始看起了流程。

王珪看的非常认真,可以说是逐字的在看。

他现在参与修定的《五礼》当中,其中就包括军礼。

皇帝要搞大阅兵,虽然已经说了是李丰田提议,并且撰写流程,但是作为礼部尚书,可不能真的就直接放了不管了。

礼,在这个时代,可是国家大事,尤其是这一次还是对外,百姓在看,外国使节在看,这要是搞砸了,丢人可就丢大发了。

说实话,王珪也想弄点不一样的东西出来,但是翻遍了所有典籍记载,对于军礼方面的记载,不敢说是一模一样,至少也是千篇一律。

所以,王珪也是希望李丰田可以拿出点新的东西来,如果一旦成功了,而且效果不错,那么至少在军礼这一块,王珪是可以在历史上留下一笔的。

王珪看的很认真,虽然表面上看起来很是平静,但是内心里可是很不平静。

李丰田制定的流程,和现在的主流军礼很不一样,但是环环相扣,而且步骤简洁明了,最关键的是,这个流程把握住了这次阅兵的核心,就是如何向百姓展现我大唐军队风姿卓越的一面。

王珪看了许久之后,然后摘下了眼镜,说道:“国泰的这个流程,非常的好,可以说是让老夫耳目一新!国泰做的已经很是完整了,老夫也没有什么要改的地方,只不过,老夫觉得,应该在前面加上祭天祭祖的流程。这自古以来,任何礼仪,这苍天和祖先,可都是不能忘记的啊。”

李丰田一拍脑门,他怎么把这个给忘了!

真的如王珪所言,这个时代,任何祭祀,天和祖,是不能忘记的,而且优先级还得是非常高的才行!

其实这份流程,就是李丰田拼命的回忆当年自已的大阅兵的流程,然后结合大唐的情况,做了一些修改。

李丰田那个时代,已经没有祭天一说了,都是唯物主义者。

但是,祭祖还是依然有的,只不过,在这个流程中,我们纪念的是先烈。

李丰田当初写的时候,因为大唐此时还没有那些所谓的“先烈”,所以就默认删去了,但是,没先烈,皇帝可是有祖宗啊!

差点把原则性的错误给犯了!

李丰田赶紧笑呵呵的说道:“的确,王相说的对,是应该把这个加进去,当初下官光想着新的东西去了,这些传统的东西,给下意识的忽略了。”

王珪也是笑道:“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国泰作为非礼部之人,能做到如此已经非常不错了,老夫自然应该是相助。”

“那就拜托王相了!”

接下来,二人就具体的步骤,每一个环节进行了商讨、修改、查缺补漏和计算时间,这个流程是要非常细致的。

李丰田一连去了礼部三天,才和王珪敲定了最终的方案和流程。

剩下的就是王珪去准备和安排人去了。

李丰田还有更重要的事情去做,就是检阅部队基本已经集结到位了,李丰田还要去训练这些人。

王珪也知道,留下了一句:“国泰自去,剩下的交给老夫。”

李丰田这才放心的去了城外大营。

……

城外大营。

这座大营,真的是名副其实的大营。

里面驻扎了两万多人,里面包括了分布在全国各地的驻军以及京城的精挑细选出来的部队。

此时大营里面真的热闹,一个地方派遣一千人,这一千人,都是当地的军官精挑细选出来的。

但是这一千人,可不是都有机会参加检阅的,因为还要经过考核的。

李丰田用的方阵是二十五乘以二十五,加上两个军官和一个旗手,最终只有六百二十八人可以接受检阅,淘汰率基本达到四成。

军人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好斗!

这个好斗,不是贬义词。

尤其在李二这个武德充沛的时代,能来到京师的,都是各个地方精挑细选出来的精英,所以,谁都不服谁。

虽然不敢有什么冲突,但是言语之上,都是一副“老子天下第一”的样子。

李丰田来的时候,场地中央,两个赤身的汉子,正在搏斗,周围聚满了人,一片叫好的声音。

看得出来,两个汉子搏斗了许久,但是谁也奈何不了谁,现在都已经濒临力竭的边缘,但是彼此都咬着牙,谁也不泄最后一口气。

李丰田在一旁也看着津津有味呢,这时一个人突然喊道:“尚书来啦!尚书来啦!”

人群这才轰然而散,各自回到各自的地方。

不一会,只见侯君集骑着穿着便服,骑着高头大马走进了大营。

侯君集一进大营,就看见在角落中看热闹的李丰田,当即大笑道:“哈哈哈,国泰原来早已到来了,看来是老夫来晚了。”

唉,躲是躲不过去了。

李丰田站起来,面带笑容的说道:“下官李丰田,拜见潞国公,下官也是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