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想不想进北影厂(1 / 2)

《无敌鸳鸯腿》的灵感,源自潮汕地区的一个民间传说《鸳鸯铁履桃》。

履桃,就是清朝女子裹小脚穿的一种尖顶高跟鞋,铁履桃,即铁制的,里面的女主擅长腿法。

在80年代,有人将这个传说写成了文学剧本,又在88年拍了电影,但除了腿法这个设定,电影与原型基本没什么关系。

这部片的武打风格非常老旧,在大陆很受欢迎,后来卖到了香港,在香港已经过时了,为了增加点票房,香港人特奇葩的找来曹查理,没错,就是你们熟知的曹查理。

补拍了一些色情镜头,当成三级片来吸引观众……

陈奇给《故事会》投稿,纯粹为了挣点稿费,真正的好故事他不想给,留着自己办杂志再说。

当下,他忙活了一下午,才写了两千字左右,揉了揉手腕,道:“妈的!我得找个帮手,穿越了怎么还跟社畜似的?!”

正好是晚饭时间,他穿上外套出门,直奔食堂。

找到梁晓声,开门见山:“我在给《故事会》写稿,但这段还有别的事情要忙,可能顾不过来,你要是不介意,不妨帮我个忙?”

“怎么個帮法?”

“一共五万字左右,分两部。上半部我可以写,下半部就没有时间了,你来执笔,按照我的大纲和人物设定完成这个故事。

算我们合作的,稿费平分,我是说在成功刊载的情况下。”

“这……”

梁晓声颇为犹豫,道:“我写的都是现实题材小说,没写过武打。”

“没关系,你可以先写几千字,我们一起找找感觉,这东西写着写着就熟练了。”

“那我试试?”

“绝对能试试!”

“行,你需要的时候就叫我!”

梁晓声狠狠点头,他对写武打没啥兴趣,但对稿费很有兴趣,一大家子要养活呢。

他今年正式开始写作,都是短篇,这年头稿费都知道,短篇能挣几个钱?他绞尽脑汁也不过一二百块钱,一年能写一篇。但给陈奇写不一样,不用强求灵感,不费脑子。

梁晓声要等到1982年,《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获全国短篇小说奖才能成名,作品被称之为“知青文学”。

知青文学和伤痕文学不一样!

伤痕文学是彻底否定过去,强调苦难。

他们觉得自己下乡是苦难,但还有一些人呢,人家是真正的把热血和赤诚都奉献给了那片土地。所以在这群人来看,彻底否定过去,就等于否定了自己的青春岁月。

梁晓声写的东西,突出一个战天战地,在北大荒与狼群搏斗,与雪暴斗争,战胜沼泽,终于开垦出了乌油油的沃土……

虽然也有困惑,有痛苦,但总体上对自己的经历是肯定的。

正因如此,陈奇觉得他能写好通俗小说,如果可以,甚至还想把鬼吹灯讲给他——梁晓声在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拓荒拓出一只大粽子,唯物驱邪,很合乎逻辑嘛!……

前门,箭楼。

这里已经大变模样,沿着箭楼东侧,出现了一溜用木头和油毡搭起来的简易棚子,外面挂着好几块牌子,写着“大碗茶”“百货”“馄饨”等字样。

自从领导视察完毕,茶摊发展飞快,不但吸收了隔壁的20个人,在货源上也是广开渠道,进了不少积压商品。这些东西在商场是积压品,在这里却是畅销品,因为不要票。

一件事物的改变,一定是基于某种矛盾。

待业青年大军搞得政府忧心忡忡,大开绿灯,给了很多资源支持,这才有了京城各种合作社的蓬勃发展。

黄占英现在是副主任了!

她经营的愈发得心应手,这会正拿着一叠袜子,大声吆喝:“瞧一瞧看一看,新到的厚袜子,这天说冷就冷啊,我们进的货不多,先到先得!”

前门大碗茶驰名京城,每天顾客都很多,她一吆喝,眨眼就挤满了人。

黄占英正卖着呢,忽听一个声音响起:“温一碗酒,来一碟茴香豆!”

“你知道茴字有几种写法嘛?”

“哟,对上暗号了!”

“哈哈哈,陈奇同志!”

黄占英把活交给别人,一转身,果然站着那个死没良心的小白脸,后面还跟着两个女的。

“占英同志!”

陈奇又跟她紧紧握手,介绍道:“这是剧组的两位演员龚雪和张金玲,今天出来逛逛,到这混点吃的。”

“你们好!你们好!”

“来这边坐,今儿天凉,喝口热汤,尝尝我们的馄饨!”

黄占英则把他们引到棚子里面,空间还挺大的,摆着桌椅什么的,她跑到隔壁的小窄间,不一会端来三碗热气腾腾的馄饨。

做的像模像样。

陈奇尝了一口,道:“上头给你们支持力度很大啊,还有点海米呢。”

“我们现在是著名摊点,你猜现在一个月能挣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