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反而厚待他们。
不出所料,乐毅到了赵国后,被册封为望诸君,享受万户之封。他的儿子乐间则继承了他在燕国的昌国君爵位,世袭罔替,也算是赢家。
此外,燕惠王曾书信送到赵国,承认自己的错误,劝说乐毅回去。
乐毅写下了著名的《报燕惠王书》,委婉地表达了自己的难处,留下忠臣的美名,而非叛徒的形象,这也体现了他深谙进退之道的政治智慧。
对比白起和秦昭襄王,乐毅的为臣之道和政治情商堪称高明。
乐毅能逃到赵国避难,而白起却不能,原因很简单:白起得罪太多人,且杀戮过重。乐毅实行宽政,善待占领区民众,善于收买人心,由此可见他的政治智慧。
纵观乐毅一生,他出身名门,又是旷世奇才,人生传奇且坎坷,进退有道,令人可叹可敬。
【一口气看完晋国三军六卿】
他不仅是晋国称霸的助力,也是三家分晋的源头。他见证了180年的兴衰史,涉及11个家族的起落。本期视频就让我们一起聊聊晋国的三军六卿。
讲到春秋,就不能不提晋国。正所谓“华夏故国3000载,风云春秋600年”。说到晋国,就离不开三军六卿制。这一制度指的是春秋时期晋国的军政体制,同时也是三家分晋的源头。
西周对军队规模有严格规定,《左传》记载:“周为六军,诸侯之大者三军。”三军由此成为军队的代称。晋国作为诸侯大国,拥有建立三军的资格。
诸侯大国统帅三军,每军共12500人。公元前633年,晋文公即位后建立三军,每军设将、佐各一名,分别是中军将、中军佐,上军将、上军佐,下军将、下军佐。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