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5章 指点刘世强(1 / 2)

刘主任问这个,是听到什么消息了吗?”赵山河抿了一口酒。

刘世强自嘲一笑,然后就不停抱怨起来。

“我这个供销社主任还要什么消息,底下的商店整天都在抱怨,从农民手里收上来的东西卖不出去,上面分配下去的销售指标还得完成,难啊!”

“现在供销社里面的岗位跟以前不一样,已经不吃香了!南城还好,那些偏远地区,有不少供销社的职员成批成批的辞职,去南边下海闯荡。有些地方的供销社商店不得不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而且这种情况不止是抚远独有,全国各地的供销系统都叫苦连天!”

“我也是搭上了赵老板你这棵大树,不然日子也不好过啊!”

刘世强深深地抽了一口烟,咳了两声之后又说道:“前两年,供销总社又并入了商务部,保留了各省的独立组织系统。今年年初京城那边开大会,我也去了,上边说是要改革,但怎么改,往哪改,都还没个定数,”

“我觉着吧,这供销社的转型不一定有什么好结果,多少国营企业不都闹着要改制,改着改着厂子都没了。其实我也能看得开,到时候哪怕树倒猢狲散,去你南边卖力气打工,能养家糊口就行。但我不是孤家寡人啊!下边还有不少兄弟,跟了我这么多年,总得为他们谋个出路才好。”

赵山河夹了两颗花生丢进嘴里,他可不会相信刘世强说要去打工的屁话,但也听明白刘世强的意思,这是不看好供销社的未来,在跟他请教出路!

他吃着下酒菜,仔细思索起来。

刘世强亲自倒酒,献起了殷勤。

他的亲身体验,和赵山河合作还是很靠谱的,至少赵山河不会空口白牙让自己去办事。

有些人托关系走后门,塞进供销社的东西,那是亏本都卖不出去!

相比之下,供销社每卖出去一罐凉茶,都能拿到两毛左右的利润。

这已经不错了,要是正气凉茶越来越火,日销上万,那每天就是大几千的纯收入,一个月也是十多万呢

而且供销社给华龙商场那边供货,价格虽然压得很低,但至少没让他亏过本,中间赵山河还给了他不少好处。

另外和赵山河接触这么久,看着他从开商场再到搞饮料厂,感觉步子迈得挺大,但其实每一步都四平八稳。

这个赵山河是有真本事,而且过硬的那种!

所以刘世强才会放下身段,向赵山河请教出路。

赵山河也在默默回忆,

供销社的消亡,在这个时代背景下,其实是必然的。

光靠一两个人努力,根本没办法改变结果。

因为改制之后,原有的经济建设模式发生了变化。供销社是吃了计划经济的福利才繁荣起来的,没了计划经济,必然会被淘汰。

再过两年,进入90年代后,随着改制的深入,传统供销社的弊端会越来越明显,和刘世强预料的差不了多少,供销社市场化改革失败,然后大批大批的倒闭,职工下岗。

不得不说,这刘世强还是有点眼光的,不愧是能混到这个位置上的人。

供销社走到这一步的原因也是非常明显的。主要原因是职能模糊、过度依赖政府支持、制度落后。

首先,供销社的定位模糊,什么都卖。

近几年街道上的商店数量一直在增加,老百姓买东西越来越方便。

就拿南城来说,大的商场就有好几个,小的像黄天柱他们那种,街头巷尾的小卖部,也越来越多。

但这对供销社来说可不是什么好事。

买东西不用票之后,供销社能买到的,大多数店铺都能买到,所以顾客也不是必须去供销社了,只有一些人比较念旧,保留着在供销社买东西的习惯。

其次,供销社有着大部分国企的通病,体制机制滞后,难以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

赵山河的商场,想卖什么就卖什么,想定什么价就定什么价。

而供销社却没有这种自主权。很多时候供销社的进货价就没优势,加上还要面临各种回扣、人情的层层盘剥,售价就不可能低下来!

就拿正气凉茶来说,如果没有赵山河与他之间的人情,要想出现在供销社的货架上,恐怕要付出不小的代价!

许多供销系统内的领导,还以为供销社是老大,看不清市场的形式,喜欢拿腔捏调。

殊不知现在的市场上,供销社不再是老百姓的唯一选择了。

过了一会儿,赵山河有了思路,问道:“刘主任想出来单干吗!”

刘世强眼睛一亮:“赵老板,这么快就有主意了?”

赵山河点头:“搞物流运输!”

刘世强瞪着眼睛:“运输?”

他原本想的是开个厂,让赵山河指点一下生产什么商品比较赚钱来着,没想到却得到了这么一个答案。

赵山河分析了起来,“老哥你的优势是什么?人脉!尤其是上游的各种商品生产厂家,都跟供销社有过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