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位诏书昭告天下,衙门贴榜,京城附近的郡府都已经知道新皇将要登基,偏远地方还需要时间。
当务之急,是要恢复朝堂秩序,安稳朝纲,登基的仪事不需要大操大办,一切从简。
就是这些,前前后后花费了一个月时间。
这一个月里,宝庆跟礼部协同办了朱续和甄皇后的葬礼,沈青云虽然是大将军,但实权在手,一切安排都由他把控。
六月十五,大吉,百无禁忌,万事皆宜。
沈青云举行了登基大典,皇宫大门第一次为百姓大开,在群臣百姓的见证下,正式登基为帝。
改国号为大安,年号太平,寓意着大安朝岁岁太平,这是沈青云的期许,也是他登上帝位后毕生的目标。
经年内乱,大周已经千疮百孔,短短时间内皇帝换了一个又一个,沈青云坐在皇位上,看着众人跪拜,心中百感交集。
刚到这个时代,家里贫困,偏远的小山村仿佛与世隔绝,大哥生死,走上了读书科举这条路。
进入朝堂,面对朝廷上的血雨腥风,他没有靠山,没有党派,成为了斗争的牺牲品,幸得皇上赏识,调去了百跃。
在百跃,他步步为局,与俞元继势如水火,那场厮杀,不是你死就是我亡,幸好,他捡得一命。
从那以后,才算真正地在百跃施展拳脚,打海盗,建船帮,搞贸易,把贫穷落后的百跃一步步变成海上贸易交通要道,尤其是丹山岛,成了他最后的庇护所。
在这期间,京城破,皇上逃亡,后面入京,没过多久安稳日子,被派去了岩门关。
皇上驾崩,皇子朱渚继位,没多久齐王造反,朱聪篡位,再到光佛王入京,一件件,一幢幢,都好似一场梦。
他坐上这个位置,要解决动乱的国内,国外有大真虎视眈眈,面临的困难只会更难,稍有不慎,便是万劫不复。
沈青云抬起一只手,声音不大不小,格外的庄肃,“平身。”
大礼已成,百姓离开了皇宫,群臣进入大殿,举行登基之后第一次大朝会。
这场大朝会,足足六个时辰,等散朝,已经夜深露重。
沈青云带着疲倦入睡,外间是羽卫军把守,羽卫军全是他的心腹,相当于大内侍卫,头儿由沈宇暂时担任。
‘暂时’是因为沈宇说他的志向在战场上,才不想一辈子被困在皇宫大院,沈青云也没勉强,沈宇既然想在战场上立功,那就顺他的意。
翌日早上,又是朝会,百废待兴,很多事情需要解决,还真不是一天两天能理顺得清楚的。
下了朝之后,沈青云把心腹将领们召到了御前,在他心里,有拳头才有话语权。
而他的拳头,就是这些将领们。
疤子为首,沈宇,阿肯,以及养伤中的阿秋等,全都站在他面前。
“时间过得真快,算起来差不多快十年了,你们跟着朕清缴海盗,抗击大真,还有很多兄弟死在了战场上,没有你们,就没有朕的今天。”
这话一出,众人纷纷跪下,大将军已经变成了皇上,不再是以前的少年将军,他们哪里敢托大。
疤子道:“皇上,臣不过区区小将,后来落成奴籍,若不是您出手相救,臣早就死了,哪里能有如今的成就。”
沈宇跟着表态,“皇上,臣也一样,在村里,最多跟混子们打打架,跟邻居们吵吵嘴,要不是您,臣这辈子连郡府都去不了,能走出小河村,臣这辈子就满足了。”
阿肯不甘落后,“臣当初都要被恶吏逼死了,要不是运气好,遇上了皇上您,臣跟阿亮哥他们早就死在海盗手里了,乡亲们也受海盗苦,您来了百跃后,日子才一天天变好,反正臣只认一件事,那就是跟着皇上您,您让干啥干啥,绝对错不了。”
沈青云看着一个个迫不及待‘叙旧情,表忠心’的将领们,心中更加坚定,大安有他们,不会再受动荡之苦。
“大安初立,百废待兴,可如今的局面你们也看到了,不宜大动干戈,最主要的是恢复农耕,百姓安居乐业,将士们才有源源不断的粮草和兵力补充,这是个长期目标,没个三五年根本不可能,当务之急,还得倚仗你们,大安的各个军队,要你们替朕守着。”
他们一听,心中特别骄傲自豪,有种被需要的感觉。
军队方面,沈青云一时间不敢有太大的动作,目前他手里的兵马不少了,要是把他们逼急了,到时候造反,会引来很多麻烦事。
他打算采取温水煮青蛙,继续用那些将领,但要安插自己人过去,用几年慢慢取代他们,等掌握了全部军政大权,到时候进行改革才会顺利。
沈青云深切的感受到,管理一个国家,远比管理地区压力大得多,每个政策,都得斟酌再三。
“皇上,该用午膳了。”
沈青云正在看奏折,听到声音,抬起头,看到宝庆带着几个宫女太监,端着盘子,盘子里发出阵阵香味。
沈青云这才感觉到一股乏累,揉了揉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