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1章 潼关战役之冰城(1 / 2)

你此前知道我?”

柳小龙略显惊讶,停下脚步看向身侧说话的男子,只见此人个头比自己稍矮了些,背上斜斜地插着两杆铁枪。

人所共知,双手武器不好练,此人竟然用双枪做武器,也算是一个奇人。

顿时来了兴趣。

“回大帅,属下是晋阳郡守黄飞鹰,此前关注过博州、彭城的叛军战事,对大帅的事迹早有耳闻。”

“晋阳郡守?”

柳小龙嘴里念叨了一句,

“你不在防地驻守,为何来潼关?”

“很惭愧,小的没能守得住晋阳,只好退守潼关以待时机,还请大帅责罚。”

黄飞鹰说着,扑通一声跪在地上。

柳小龙见状一皱眉头,心中暗想这跪来跪去的繁文缛节,真的太耽误谈事情。

“起来说话,我问你,晋阳城丢失多长时间了?”

“回大帅,已经八天。”

黄飞鹰站起身,讪讪地回应,语气中带有惭愧。

“八天时间,按德洛夫的马队脚程早应该打到潼关城下,怎么到现在为止还不见一个胡人兵卒的身影?”

柳小龙说完,环顾四周,希望在场的将领能给自己一个解释。

“大帅,据探马来报,北蛮胡人在晋阳屠城三日。”

哥舒克上前一步低声回应。

“屠城?”

柳小龙不由得想起杨幺叛军过后的明水城,整整一座城池的百姓一个不剩,全部被杀光。

现在晋阳又遭此劫难,

柳小龙不由得握紧了自己的拳头,看向黄飞鹰,语气森冷。

“你在晋阳城坚守了几日,离开时手里还剩多少人马?”

“回大帅,小的在晋阳坚守了十日,退出晋阳城时,仅剩二百一十一名兵卒,战马五匹。”

黄飞鹰低下了脑袋。作为一郡之守,他岂能听不出柳小龙话语里的责备。

哥舒克闻听,急忙上前替黄飞鹰补充解释。

“大帅,北蛮有十万兵马,晋阳城一战,折损了两千有余,这也是他们屠城的缘由。”

柳小龙的脸色稍微缓和了些,语气也不再像刚才那般冰冷,

“飞鹰,说一说北蛮人的攻城战法和器械,让大家心里好有个准备。”

黄飞鹰抬起头,稍加思索,这才壮起胆子,轻声说道。

“初期是城门劝降,被我们用箭射回。

后使用云梯攻城,又被打退。

五日后,又使用投石机猛砸城墙。最后致使城墙多处坍塌,出现豁口,才被他们攻入城内。

他们有十万兵马,我们才五千多人,寡不敌众,不得不向后撤退。”

柳小龙听着黄飞鹰的叙述,不禁动容。

在二十倍于己兵力的情况下,仍能坚守十天时间,最后打到仅剩二百多人,已经改变不了战局。

撤退不失为一种明智的选择,作为郡守,黄飞鹰算是尽到了自己职责。

说话间,众人来到潼关城下。

借助朦胧的月光,被水淋湿的城墙发出明晃晃的亮光。

“各位,如果让你们进攻此城,你们会用什么方法?”

柳小龙用手一指,朗声问道。

哥舒克闻听,不由得仔细打量起眼前的城墙。

只见城头、墙壁上覆盖有薄薄的一层冰。城墙下因为上面流下的水,也结了一层薄冰。

这就给架设云梯带来了很大不便,更给攻上城头的兵卒带来更大的困难。

众人仔细查看一番后,哥舒克率先开口。

“大帅,最好的办法是先在远处用投石机猛砸城墙,砸破墙头的冰层,利用落下的碎石覆盖冰面,防止滑倒,再用步兵架设云梯攻城。”

“黄河中的冰,大家觉得用多大的力量才能砸破?”

听到柳小龙的第二个问题,哥舒克心头一动,瞬间明白了柳小龙的用意。

对着柳小龙一拱手。

“大帅高明,属下回去后,马上安排兵卒昼夜不停给城墙浇水。”

“呵呵,走吧,我们回城吃鱼。”

听到哥舒克终于明白了自己的用意,柳小龙这才放心地向着城门内走去。

数九寒冬,城外空旷的田野,是很难呆得住人的,不用敌人动手,寒冷的天气冻就能将人冻死。

因此,柳小龙彻底打消了埋设伏兵的计划。

养精蓄锐,以逸待劳未尝不是有效杀敌的好办法。

……

正月初一,

农历新年第一天,正是华夏人欢度佳节的日子。

一大早,柳小龙再次来到城头,只见很多的兵卒提着水桶穿梭不停的在向城墙浇水。

水流顺着墙壁很快凝结成冰,给城墙穿上了厚厚的一层冰甲。其厚度,即便是投石机也很难将其砸开。

潼关城俨然成为了一座冰城,唯独城门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