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河南乱局(1 / 2)

天启八年六月二十五日,义军包围洛阳。

河南一带也是赤地千里、灾民遍地,地方官府腐败无能,各藩王及其党羽穷奢极欲、霸占田地,盘剥百姓。

李自成、张献忠自从进入河南地界就大受拥戴,队伍规模迅速扩大,实力极大增强。

先前攻打陕州,弘农卫据高城坚守,义军要拿下城池必然要付出巨大代价。

但是陕州一带百姓恨透了官府和官军,义军还没攻城,城内城外百姓就利用密道里应外合袭击弘农卫官兵。官兵仓皇逃出城,又和李自成、张献忠碰了个正着,一轮围攻伤亡惨重只得缴械投降。

李自成在黄河边公开处决了陕州官吏和弘农卫将领,又抄没陕州的地主富户,打开官仓赈济百姓,并承诺全部田地分给农民。

义军声望剧增,农民百姓纷纷来投,义军向东进军,渑池、新安、宜阳、永宁、孟津等县都是望风而降,义军包围洛阳时人数已暴增到三十万之众。

此时的河南知府是万历四十四年进士黄可师。

张瑞图上任河南巡抚后力图改革,却惨遭灭门,他一手提拔的黄可师失去上头支持后,地方上的改革措施就再也无法进行了。

特别是河南府一带的官吏和地主豪强,一点也没把黄可师放在眼里,暗地里联起手来架空他,导致政令不出衙门,民意不上朝堂,吏治愈加腐败,百姓愈加困苦。

义军大举进犯河南地界,黄可师一面上疏朝廷请派援军,一面招募乡勇、收拢兵力固守洛阳。

奈何洛阳府官仓四面空空,要钱没钱,要粮没粮,驻守洛阳的河南卫官军都有数月没有领到饷银了。

黄可师在洛阳城中号召大家有钱出钱、有人出人,共同守卫城池。

洛阳城中居住的多有地主富户,对义军一路抢夺抄没赈济百姓的事也是有所耳闻,于是不少人都捐献钱粮、派出家丁仆人上城守备,一时间洛阳守军也是多达三、四万人。

李自成、张献忠组织人力打造攻城器械,日夜不停大举攻城。

义军中特别是河南当地的义兵满怀仇恨,每次攻城都一马当先、悍不畏死,李自成在后面看着亦是啧啧称奇。

义军和洛阳守军针尖对麦芒,一方怒火盈怀,一方誓死守城。

守军中其实只有河南卫的五千官兵具有较强的战斗力,此时为了守城已经分散到四面负责守卫指挥。

其余守军基本上是毫无战争经验的平头百姓,强一点的也就是巡城兵马司和各巡检司的捕快以及地主家的家丁仆从,但这些人终究数量不多。

义军这边虽有数十万之众,但李自成和张献忠也是爱惜自己手下战斗力最强的老营人马,都是先派没有战争经验的农民先上,消耗守军力量,老营则在后方压阵。

交战十数日,守军伤亡惨重,守城愈发艰难。

眼见钱粮见底,黄可师只能硬着头皮到福王府求见朱常洵。

身为福王的朱常洵称得上是吝啬鬼,虽坐拥三百万亩田地、家资无数,却一毛不拔。

先前张瑞图主政时就曾上门请求朱常洵出钱粮赈灾,朱常洵却振振有词:“赈济灾民是国家的事,和我有啥关系!”

但今日实在耐不住黄可师软磨硬泡,搬出家国天下、藩王守土等等祖训大义,才拿出三千两打发黄可师。

三千两杯水车薪,几天就用完了,黄可师又上门求助。得到福王府中人晓以利害、从旁相劝,朱常洵才给了黄可师五千两白银、五千石粮食和五百王府护卫。

但是城外的义军攻势越来越猛,攻城频率也越来越急。守城主力河南卫官兵死伤殆尽,守军缺衣少食士气低迷、人心涣散。

黄可师再一次来到福王府,但朱常洵这次直接闭门不见,黄可师和一众官吏在门外跪求半天也无济于事。

七月二十六日,城中百姓终于压抑不住心中的愤怒,发动兵变趁夜夺取城门,开门迎义军入城,坚守一月之久的洛阳城最终告破。

黄可师仰天长叹,面向京师的方向拔剑自刎。

由于城中地主富户先前多有资助守城官军,李自成、张献忠一入城就大肆抄家灭门。城中百姓更是冲进福王府中泄愤,烧杀抢掠,将肥猪一般的福王朱常洵绑起来送到李自成跟前。

朱常洵最终也没能逃脱被做成“福禄宴”的命运。

新任河南巡抚杨天锡在陕西义军攻破潼关后就一面上报朝廷,一面调集各地卫所官军汇集开封府。

奇怪的是,洛阳被围一个月,断水断粮,杨天锡却一直不发兵救援。离洛阳最近的汝州卫不过百里路程,却被杨天锡强令去往三百多里外的祥符县。

当陕西义军攻破洛阳正大排筵席大摆庆功宴时,开封府一带已经云集了宣武卫、汝州卫、睢阳卫、归德卫、陈州卫等近三万大军。

周王朱恭枵听闻福王朱常洵惨死,大为震惊,于是大开府库,拿出五十万两白银劳军,并把府库中的粮食充作军粮。

七月二十九日,李自成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