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化,还有流水线等东西,在大明这边出现。
并尽可能快的发挥出它应有的效果。
刚好,这次朱元璋他们这边,准备大规模的生产洪武大炮。
对付海上那些海寇。
这是一个很好的把这些东西施行出来的机会
做了一些事情之后,梅殷到了红薯地进行观看。
把这些种植红薯的田地,都给视察了一遍,并分别刨出了几株红薯进行观看。
结合着最近的天气。
梅殷觉得,这红薯已经可以开始收获了。
话说,按照现在的晚红薯的状态,若是让它们继续生长下去,有合适的光照和水分。
但是,梅殷却决定要对其进行收收获了。
因为已经入了冬,要不多久,天气就会变的越来越冷。
他这边要赶到天气变得彻底严寒之前,把红薯给收了。
不然一场霜冻下,来不及收获的红薯会被冻坏掉。
如此一来,那可就真抓瞎了!
现在,不是追求红薯生长极限的时候。
有个大差不差,能把红薯给收起来,装到窖里,才是正经。
而且,这个时候把晚红薯收了之后,还能接着种上一茬麦子。
等到明年,收获了麦子,又可以在麦田里种植晚红薯。
实现麦子和红薯轮作。
确认了红薯可以收获之后,韩成回到家中,便立刻安排人前往朱标那边送信。
告诉朱标,三天之后便可以开始收获晚红薯了
“父皇,二妹夫来信了。
说三天之后,就可以收获晚红薯了。
父皇,那咱们三天之后就过去?”
朱标来到接到信后,第一时间就来到武英殿这边,把这个消息告诉了朱元璋。
朱元璋闻言道:“行,那就三天之后前去双水村那边收红薯。”
第二天早朝的时候,胡惟庸等人,一一奏事。
朱元璋处理之后,将要散朝时。
朱元璋开口道:“咱说个事儿!你们众人,都觉得咱因为红薯,把梅殷封为伯爵,是不是有些封的太重了?
觉得咱是看在他是咱女婿的份上,才会给他这样一个封爵。
觉得那红薯产量,过于夸大,言过其实吧?”
这不是事实情况吗?
听到朱元璋忽然之间,提起给梅殷因为红薯封伯爵的事儿后,有不少的人,都是愣了一下。
不明白皇帝为什么突然间提起此事。
很多人也都觉得,朱元璋所说的话,简直说到了心坎里。
当然心里面想是这么想,却不敢说。
很多人都纷纷摇头,表示他们对于梅殷因红薯封爵,心服口服。
朱元璋却不吃他们这一套:“你们也不必摇头否认。
咱知道你们心里面的真正想法。
但咱还真就明确告诉你们了,这事不是咱妄言,说瞎话。
而是这红薯的产量,当真惊人!
接下来尔等就能明白,咱说的是不是真的。
你等众人,后天一早,按照上早朝的时间,在城门处等待。
咱们前去双水村那边去刨红薯!
到了那时,亲自看到了这红薯的产量有多高,就能明白咱为什么要给梅殷封伯爵!”
听到朱元璋的话之后,很多人都显得有些面面相觑。
完全没有想到,皇帝居然会突然玩上这么一招。
朝都不上了,直接领着他们去收红薯!
不过,却没有人敢在这个时候,多说别的
毕竟这事儿,和别的不一样。
虽然许许多多的人,心里面看不起种地的那些泥腿子们。
但是,重视农商的事儿,却是从古至今,一直都存在的。
所以哪怕心里面对此极为不屑,也不敢在这种正式的场合,当这么多人的面,说出什么不是来。
所以这个事儿就此定下。
“妹子,咱已经颁布下命令,在后天要带着朝中众臣,前去双水村去收红薯。
让他们都开开眼。
不仅是这样,家里的这些小子们,咱也准备一并带过去。
六岁以上的,都要去到田里,去好好的劳作一番。
让他们亲身体验一下,种田之不易。
明白民间之疾苦。
咱的儿子,可不能成为不知民间疾苦的人!
不能忘了根本!”
下了朝之后,朱元璋来到马皇后的住处,望着马皇后如此说道。
马皇后对于朱元璋的这个决定,是满心支持。
她觉得,这确实是一个很不错的办法。
这人呐,就是要多吃点苦。
吃了苦后,才会知道现在的生活到底有多好。
多不易。
尤其是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