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 必须封梅殷为国公(3 / 6)

的惊喜,也是真的大。

实是让人意想不到!

原本,他只是想着让陶成道到双水村那边见见梅殷,好好的向梅殷请教一下火器制造的事情。

并尽可能快的,把大规模铸造洪武大炮给提上日程。

可哪能想到,这次陶成道到那边过去。

所获得的,远超自己的想象!

洪武大炮这些,倒还在其次。

梅殷所给出来的这些制造东西的规模化,标准化,以及流水线作业这一套东西。

那才是真真正正的好东西,!

关键是这东西,还不仅仅可以用到用在制造火器上面,还可以发展到各行各业

梅殷这小子,总是能在不知不觉之间,给自己带来一个巨大的惊喜!

朱元璋对于眼前看着的,梅殷所写的奏疏,是翻来覆去的看。

越看越觉得有味道,越看越觉得这个才是真正的建言献策。

而且,梅殷所写的这些,不仅仅言之有物,而且还条理清晰,没有什么废话。

不像之前他所看到的那些奏疏那样,很多的空话。

尤其是前一段时间去茹太素所上的奏疏,那是真的长篇大论下来,一万多字。

满篇都是废话。

只有到了最后的几百字,才是真正的说事儿

这事情,当时就把朱元璋给气了个半死。

命人把茹太素给抓起来打廷杖,往死里揍!

本身他每天就要批改诸多的奏折,忙的停不下来,最讨厌人写空话。

并且在此之前,也曾命令百官,上书言事之时,要简明扼要。

结果茹太素还敢如此做。

朱元璋不揍他才是怪事儿。

有了茹太素的遭遇之后,后面的人,再上奏章的时候就收敛了很多。

注意了很多。

朱元璋也觉得挺不错。

但是现在,看到梅殷所写的这奏疏之后,心中的这些感受,一下子就变了。

觉得还是梅殷所上的奏疏好。

这才是真正的简明扼要,言之有物,当真是半点废话都没有。

当下朱元璋就决定,等一下自己这边,就按照梅殷这建议书的格式,好好的研究一番。

然后给朝臣们弄一个上书的格式出来。

这样的话,今后自己批改奏章的时候,将会变得更加的方便。

这让朱元璋心中越发的欣喜,觉得梅殷这混账东西还真可以。

这等于说是短短的时间,自己这边,就又从梅殷那里得到了特别多的好东西。

除了流水线作业,规模化,标准化这些之外。

自己这边还得到了一个,让朝臣们上书的、特别好的一个格式范本。

梅殷这家伙,还真的是每每能给自己弄来一些惊喜。

不过高兴之余,朱元璋马上就又开始横挑鼻子竖挑眼了。

这么好的建议书,为什么现在才上?

梅殷这个混账女婿,没什么不将之亲自送给自己。

反而让陶成道进行转交?

他这是什么意思?

话说,一般而言,很多官员都想要捞到和自己这个当皇帝的,见面的机会。

尤其是上这种非常重要,确定可以立功的奏疏时。

那更是能亲能亲自到场,就绝对不会让别人进行代劳!

结果到了梅殷这里倒好。

这么一篇让自己看到之后都心中为之震动,赞叹不已的奏疏。

这家伙竟然让人进行转呈了!

这它娘的

梅殷这狗屁东西,还真的是和别人大不一样!

这么好,这么重要的东西,竟然让一个才认下来的便宜徒弟给自己送来?

他到底是怎么想的?

视功名如粪土,也没他这么做的!

朱元璋心中,又一次忍不住对着梅殷骂骂咧咧起来。

不过,内心深处对于梅殷,却越发的认可起来。

觉得梅殷的做法,虽然随意是随意了点。

但是,他却是一个真正有本事的人,

而且,从这里面能看得出来,梅殷对于功名利禄,真的如同他平日里所并表现的那样,不怎么在意。

对于这些,没有太多的想法。

这个女婿还真的是与众不同!

若是自己大明,如同梅殷女婿这样的人再多上一些,那该有多好!

有本事,还不重视功名利禄。

这简直就是名臣的模范!

当然,在这么想的时候,朱元璋是自动忽略掉了,梅殷对他进行的多次死谏,把他给气的暴跳如雷,七窍生烟的事情。

若是再让梅殷对他进行一次死谏,保证这个时候的朱元璋,心里面的想法会发生诸多的变化。

朱元璋在这里看了好一会儿,一抬头,才发现陶成道还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