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朱元璋人麻了(5 / 6)

铁,做铁匠?

谁说军户生的儿子,及子孙后代,就身强力壮,武艺高强,胆气十足,适合上阵杀敌?

父皇把这些都给限定死了,这就是最大的缺陷,最大的不公平!”

朱元璋听到梅殷的话后,望着梅殷开了口:“这个世上,哪里有什么公平?

或者说是,根本没有绝对的公平!

事事追求公平,那其实才是真正的最大不公。

而且,咱治理的是一个国家,需要管理那么多的人。

不可能面面俱到。

所制定的政策,也不可能照顾到每一个人。

适用于每一个人的情况。

只能尽可能的找出适应大多数人,并符合大明现在情况,有利于大明发展的政策来。

这就已经足够了!

把每一个人都给照顾到,我没这个能力,也是真做不了。

人想要的东西,也是各种各样。

你今天给他个枣,明天就想要个核桃,后天就想要鸡蛋。

想要每一件事,让每个人都称心如意,根本是不可能的。

那样的话,什么事都做不了。

就一直停的,和那些人在扯各种鸡毛蒜皮的事吧!

人心永远都不满足,政策也不可能适应每一个人。

就像老天下雨,也有的地方能淋到,有的地方淋不到!”

朱元璋望着梅殷,说出了他的感悟。

朱元璋是一路从最底层走来的人。

对于底下诸多人的想法,他很清楚。

尤其是当了皇帝之后,经历的事情越来越多。

就对此的感触就越来越深刻。

深觉那句不患寡而患不均,到底有多大的道理。

朱元璋不觉得自己出现这样的想法,有什么不对。

反而觉得自己所想特别对。

他这次就是要在这些事儿上,好好的和梅殷掰扯掰扯。

把这个没事就想对自己进行死谏的人,给说个哑口无言!

真把自己这个当皇帝的,当成废物了?

真觉得自己,这也不行那也不行了?

真这也不行那也不行,自己能当上皇帝?

别的事情上说他做的不好,有诸多的问题,他认。

但是在这户籍制度上,他是真不认!

其实对于朱元璋的这番话,梅殷还是比较认同的。

觉得朱元璋说的确实有道理。

想要做到完全的公平,是不可能的。

想要把每一个人都给照顾到,也特别不容易。

或者说根本不可能。

尤其是大明幅员如此辽阔,就更难办到了。

政策的制定,确实只能兼顾大多数人。

能做到兼顾大多数,就已经算是一个胜利。

马皇后,李景隆他们都把目光投降了梅殷,想要看梅殷接下来该怎么说。

如何反驳朱元璋所说的这话。

梅殷望着朱元璋道:“岳父大人所说的这些,确实有道理。

道出施政的本质。”

一听梅殷的话,李景隆就不由为之呆了一下。

继而脸上的神色变,得更加的振奋了。

越发的确定了,自己之前的想法就是真的。

这二姑父这一次,就是一直在那里说反话。

明面上看起来,要对舅爷进行死谏。

态度也显得强硬,可实际上却是趁机对舅爷进行吹捧。

是的用最狠的语气,说出最拍马屁的话。

学会了!自己这次,真的是学会了!

“可若在今后,父皇所制定这个政策,已经不适应大明的情况,已经照顾不了大多数人。

不能让绝大多数的人从中受益,只能让一小部分的人受益。

它的存在,会令的无数大明的人,都觉得特别的痛苦。

令无数人的发展,都收到了极大的阻碍。

让许许多的人,都苦于这个政策,想要对其进行突破。

却没有办法,只能苦于这个特别死板的户籍制度。

到了那时,父皇还能说出现在这样的话吗?”

听了梅殷所说的话后,朱元璋为之愣了一下。

显然是没有想到,梅殷不说现在,居然一下子就说到了未来。

这不就是标准的抬杠吗?

用未来还没有发生的事儿,与自己进行辩论?

朱元璋道:“未来也不会出现你所说的这种情况!

制度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

就算是大明发展上一百年,两百年,三百年,这户籍制度它也都是利大于弊!

你所说的这种情况,根本就不会发生!”

对于自己所推行的这户籍制度,朱元璋还是很有信心的。

他是打心眼的觉得,这种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