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说,不是每个王朝,都能达到三百年。
听到了梅殷说出来的这话后,朱标为之愣了一下。
导致百姓越来越多,但是真正属于百姓的土地,却越来越少
“二妹夫,为什么会是这样?
怎么就没有王朝,超过三百年?”
只要能够让越来越多的百姓,都能够找到养家糊口的途径。
太子朱标,等待了一阵之后,望着梅殷出声询问。
可是可是仔细的进行这样的一番思索之后,却怎么越想,越觉得事情,还真的就像是自己家二妹夫所说的那样。
像是发现了什么不得了的秘密一样。
土地不够那就增加土地。
这事儿是二妹夫说出来的,想来二妹夫是知道原因的。
让自己明白了王朝兴衰的根本原由!
收获当真巨大!
人口流通过大,也不利于社会的发展。
从而将大明的王室给倾覆了。
相似的事情,在此之前都发生过。
想想他所知道的那些大一统的王朝,还真的是如同自己家二妹夫所说的那样,会经历这样的一个过程。
重新走向统一。
看不见,摸不着,却真实存在。
最为根本的,其实就是分配的问题。
后面光武帝所建立的东汉,已经是妥妥的重新开国。
尽可能的去延长土地兼并的过程。
可是现在,从二妹夫这里得到启发之后,仔细的一琢磨,才发现,竟然是没有任何一个王朝,能够超越三百年!
这就真的让他感到,特别的不能理解。
关键是,在听了自己家二妹夫所说的话后,他并不觉得自己家二妹夫是危言耸听,在胡扯。
重新洗牌。
却很有道理。
比如北宋,官府就不抑制土地兼并。
每过三百年左右,就是是一个轮回。
特别的高深。
他们为什么需要土地?
因为需要通过土地来种植粮食,喂养牲口。
毕竟他是大明的开国太子,大明才建立八年。
就算是能突破,那也突破不了多少年
被新的王朝所取代?
甚至于朱标一时之间,都有在怀疑,是不是冥冥之中有什么神灵,或者是什么神秘的力量。
不能理解的同时,多少还带着一些紧张,乃至一些恐惧。
这还当真是人感到无比的意外。
所以我之前才会用土地来说。
把众多的土地,都弄到他们名下。
一时间,似乎觉得有着雷霆在脑海当中,突然炸裂!
若是我大明,能够通过一些办法,让很多的百姓能不通过土地,便能够谋生,不说活的有多好,至少能够活得下去。
把外面越来越多的地方,变成我大明的国土?”
经几十年的发展,国力会达到一个鼎盛时期。
经过了王朝末年,一系列的天灾人祸,战场杀伐,将会有许多的人死于战争。
出现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
朱标沉默了一阵儿之后,望着梅殷出声询问。
梅殷在这里,尽可能的通过自己的方式,把王朝的历史规律,给朱标这个大舅哥给讲明白。
可是现在,朱标却惊悚了,也迷茫了。
那这是不是也可以说,经商,做工这些,也都算是一亩亩的良田?
所以,为了尽可能的延长大明的国祚,除了要向外不断的向外进行扩张,寻求越多越来越多、新的土地之外。
在谈论的过程里,还说出了这样的一个解释。
啥玩意?
听到梅殷这话,朱标的眼睛都不由有些瞪大了。
不论是太子朱标,还是朱元璋,都不是那么好说服的人。
“所以说还是要进行藩王外封。
然后,历史便出现了一个新的轮回。
这个问题,是二妹夫给提出来的。
甚至于一年下来,获得的收获要比操持土地获得的更多。
那其实也一样,能够大大的延长王朝的寿命。
这点他是能够理解和接受的。
所以就将希望,寄托到了梅殷这个二妹夫身上。
梅殷这个二妹夫,所说的话,又一次超出了他的想象!
他显然是没有想到,自己家二妹夫竟会在此时说出这样的话来。
外戚专权,后宫干政,权臣误国,奸臣当道,天灾人祸等等诸多方面。
各种事情,听起来都有道理。
存在两百多年。
士农工商嘛!
而且从老早的时候,国家大体上的主要思路,便是重农抑商。
那这造反,也绝对不会太过于严重。
“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