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吕氏露马脚懵逼了(6 / 7)

梅殷对太子朱标的解释,那就是又把刘伯温给拉出来进行顶缸。

把事情给推到刘伯温的头上。

谁让刘伯温那么大的名头呢?

且之前还坑了自己一把。

那自己在这个时候把他给拉出来,再正常不过。

再说,自己这也不是让他顶缸,这是把天大的机缘,往他头上推。

这是多少人,想要求都求不来的大好事儿。

至于汪大渊,还有岛夷志略,梅殷在后世,知道有这么个人,这么本书。

在后世影响算不了特别的远,但却是华夏对外记录很全面且详细、出现时间很早的一本书。

具有不一般的非凡意义。

而在之前,和刘伯温的聊天之时,也确实有对汪大渊,以及岛夷志略这本书,问过刘伯温。

刘伯温也知道汪大渊,和这本书。

当然,刘伯温对此,也只是知道一些,了解的并不全面。

只是说了几句而已。

这是这个时代之人的通病,对海外多少是看不上。

梅殷和太子朱标说的这些,大多都是后世得来的知识。

但这也无妨。

哪怕是太子的前期询问刘伯温,梅殷也一点都不怕。

你就说你青田先生,有没!有说过汪大渊,说过岛夷志略吧?

原来是刘伯温说的!

朱标在听到了,梅殷所说出来的话后,一下子就变得不一样了。

对梅殷所说的话,深信不疑,再无半分的怀疑。

一下子就不在了这个事情上多纠结。

既然这是诚意伯所说的,那这事儿,肯定不会有假。

必然会是真的。

诚意伯刘伯温的名声,还有本事,朱标可是知道的很清楚。

比如最近,那两句让自己爹,一举取得了最终胜利的话。

就最好的见证。

在这种情况下,朱标自然不会再怀疑。

心里带着一些震动,还有一些重新看了世界的奇妙感觉。

朱标又望着梅殷,说出了他的另外一方面的疑惑。

也可以说是他,最大方面的担忧。

“外面要是有足够多的土地的话,那把藩王分封到外面去,也确实是一个,很不错的解决事情的办法。

但是有件事儿,二妹夫还是要考虑一下。

那就是在接下来,把藩王封到外面去后,又如何能够保证,今后封到外面的那些藩王,时间长了,血缘关系变淡了,在发展起来之后,就不会反过来攻打我大明本土?

如此一来,岂不是一些核心的问题,还是没有解决?

我朱家子孙,在今后还是会发生一些内斗,甚至于是很致命的那种?”

这个事儿,是朱标最为关心的事儿。

他真觉得,自己二妹夫所说的把,藩王封到外面去,确实挺好。

可是一番思索之后,却还是觉得,就算是按照二妹夫的办法,也一样不能避免,今后朱家的子孙后代之间,出现相互攻伐。

最关心的问题还在。

他想要看看,二妹夫有没有别的什么办法,对其进行解决。

要是二妹夫能够把这个,关键的核心问题给解决了。

那么这一次的事儿,就成了!

又让二妹夫弄出了一个奇迹!

完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事情!

朱标在说出了他的这个疑问之后,就目光灼灼着,等着梅殷进行回答。

而梅殷,在听了太子朱标的疑惑之后,脸上露出了一抹笑容。

“大哥,你说的这个事儿,确实会存在。

不过我觉得,这事儿其实也比较好解决”

正待继续往下说。

却忽然发觉有人前来。

转头一看,却是吕氏端着两个茶盏,笑盈盈的走了过来。

梅殷见此便闭了口,不再往下说这事儿。

藩王外封这些事,涉及到皇家机密。

若是透露出去,肯定会引起轩然大波。

在还没有准备正式实施之前,能不让更多的人知道,就不让更多的人知道。

而这件事牵扯又大。

该让什么人知道,知道的范围又有多大。

不是梅殷能够确定的。

这些敏感的事,还是让朱元璋朱标他们决定比较好。

在没有死谏任务之时,梅殷做事情时,还是挺小心的。

不愿意拿自己小命开玩笑。

至少梅殷就没准备让吕氏知道

朱标正满心期待的,等着梅殷接着往下说,他这个最为关心的问题。

想要看二妹夫,有什么好的解决办法。

结果却发现,二妹夫竟在这等关键时刻住了口。

愣了一下,转头一看,发觉吕氏已经端着茶盏,快到了跟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