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想要看看,咱它娘的怎么就在这件事情上,那般愚蠢了!
这海禁之策,怎么就愚蠢至极了!
说不出来,咱它娘的现在就剁了你!!”
朱元璋的声音里透着寒气。
梅殷心中呐喊,您别等了!
现在就动手吧!
真的!
自己绝对不躲闪!
但稍等了一下,看看朱元璋并没有立刻动手弄死自己的意思。
只是死死的盯着自己,等着自己进行解释。
梅殷也不敢停顿太长。
毕竟停顿的时间长了,那就变成故意求死了。
一旦被系统给判定成了故意求死,破坏了规则。
朱元璋真是把他给砍了,那他也只能是白死。
当下便道:“我自然知道陛下你弄海禁的初衷是什么。
无非就是陈有定,方国珍,在当初时没有被完全消灭掉。
有很大一部分精锐,驾着大船逃窜到了海上,做起了海寇。
在那边兴风作浪。
勾结其余的一些海寇,扰乱沿海。
东南沿海的众多地方,陛下你收服的时间还短,而且有不少地方都是传檄而定,没有打硬仗。
没有下大力气进行梳理。
地方上的势力盘根错节。
你是担心陈有定,方国珍残部,和地方上有牵连,从而闹出乱子来。
把那东南沿海等地给闹得鸡犬不宁,扰乱大明秩序,牵扯太多大明朝廷的精力。
同时也是为了应对海寇不断骚扰沿海。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便是市舶司一年到头基本上赚不到什么钱。
也就是一万贯左右的收入。
为了这一万贯左右的收入,却要承担这么多的开支和风险。
还要忍受众多的倭寇袭扰沿海,实在是不划算。
所以陛下就直接停止了市舶司,并下达了海禁之策,准备用这样的办法一劳永逸”
梅殷对朱元璋说出了这样的一番话。
朱元璋为什么下令施行海禁,这事儿他确实知道。
这些便是朱元璋实行海禁的原因。
朱元璋在听到了梅殷的话后,面色变得更冷了。
目光冷冷的望着梅殷道:
“既然知道咱为什么要下令实行海禁,为何还对咱说出这些话来。
骂咱的海禁愚蠢至极
咱看你它娘的才是愚蠢至极!
这海禁之策实行之后,好处多多。
是一件再好不过的政策!”
对于自己实行的海禁之策,朱元璋是信心满满
颁布海禁之策,他当然不可能脑子一热,就把这事给定下了。
在此之前,也经过了多方面的衡量。
当初颁布海禁之策时,大明才建立没几年。
北元鞑子的残余势力还挺强。
而方国珍,陈友定的残部等海寇,在海上来去如风,难以捉到。
不断扰乱沿海,让人烦不胜烦。
再加上市舶司也是真的不赚钱。
经过多方的考虑,还有不少人的建言献策,朱元璋最终决定实行海禁。
便是想要通过这样的办法,来彻底断绝陈有定,方国珍的残部和大明这边的联系。
这件事儿,朱元璋经过仔细的衡量考虑,都是觉得利远大于弊。
可结果就是这项令他很有信心,觉得非常不错的海禁之策。
现在居然被梅殷这狗东西,给说成了愚蠢至极。
还要就海禁之策,对自己进行死谏!
朱元璋是真愤怒,双目死死的盯着梅殷,他倒是想要看看,梅殷那狗东西能说出什么话来!
今天他若是不在这件事情上。说个一二三出来,这事没完!
自己非要扒了他的皮!
至于梅殷能不能如同在中都城上,以及宗室供养制度上那般,找出令人信服的巨大缺陷。
这点儿,朱元璋是一点都不相信!
他制定的政策没有那样差。
中都城上,和宗室供养制度上面,出现致命的缺陷就已经足够了。
怎么可能在这海禁之策上,也同样有那样大的缺陷?
不可能!
根本不可能!
这次,梅殷这狗东西就等着倒霉吧!
“陛下,您不要不服,你这海禁之策,就是愚蠢至极!
在开历史倒车。
硬生生斩断了,我华夏对外进行接触的触角。
使得我华夏,白白错过了好机会。
使得华夏不能从海外赚钱,错失良机,固步自封!
从短时间来看,陛下你所考虑的也确实是有几分道理。
但是从长远上来看,却是愚不可及。
因小失大!
而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