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下子就来到了顶点。
原来,他们之前真的是骂错了人。
应该骂的是李善长这些,而不是朱皇帝!
朱皇帝是真的给他们这些穷苦人做主,真的和他们站在一边。
当下,便有诸多人心存感激,忍不住又一次的拜倒在地,山呼万岁。
更有许多人激动的热泪盈眶“
“因修缮中都而去世之人,除了补足之前服中都劳役之时,所应得银钱之外。
每人补十贯宝钞!
将之交到其家人手中。
尸首有官府将其护送回家,若是尸首已经腐烂不成型,则送其遗骸归家。”
当朱元璋把这一项决定,给宣布出来之后,刚刚停止的山呼万岁之声,便又一次响了起来。
响彻云霄,震动着整个中都城。
这一刻,就连那笼罩在中都城上多日的阴霾,也都消散了许多。
这个时候,这些劳役们,才切实的感受到,他们所生活的地方确确实实就是大明。
不是元末。
还是有王法在的!
并不是说贪官污吏可以为所欲为,他们只能默默受着。
一道道的处理措施,当众颁布而出,令的许多人心里激动不已。
知道苦日子终于是到头了。
不过人和人的悲欢并不相同。
有人欢喜就有人难受。
难受的,可不仅仅只有李善长等众多负责中都的官员
还有朱元璋的凤阳老乡亲。
朱元璋当众颁布了事情,让将士还有一些从别处调过来的差役,维持秩序。
让这些劳役们,返回到安置他们的地方,等着官府给他们安排计算银钱归家的事之后。
有人前来禀告,说凤阳的那些老乡亲要向他辞别。
朱元璋闻言,一张脸顿时又拉了下来。
“不见!”
朱元璋愤怒的甩甩袖子。
“让他们立刻各回各家,从今之后,再不必上京给咱贺寿!
他们这些人,取消一切特权。
和其余地方的人一样,今后也都需要一同交粮,服应服的劳役,没有任何的优待!”
朱元璋是个念旧情的人,但前提是这些人别把他惹毛了,别糊弄他。
机会,他早就已经给了这些凤阳的老乡亲。
昨日李善长率领着他们,前去接驾之时,朱元璋就向他们,再一次询问了中都城这里的事儿。
那便是给他们最后的机会。
可他们的回答是什么?
是中都城这里欣欣向荣,一片安好。
对中都城以及李善长等人,都是一个劲的猛夸。
一句实话都没有。
和李善长等人串通一气,在这等大事上,也敢当着自己的面说谎,隐瞒自己,当真该死!
这些人,都是自己的老乡亲,自己当了皇帝,就想着给他们些便利。
想要让他们也过得好一些。
可他们,却这样回报自己!
既然这样,那便没有什么好客气,什么情面可讲了!
没有相应的品质,自己给了他们好处,只会让他们变得和以往不同,拎不清他们自己。
甚至于还会借着自己的势,作威作福。
这是朱元璋最厌恶的。
现在,如此处理也是对他们好。
朱元璋在中都城这里,又待了三天。
在这三天里,他亲自安排了不少的事,方才从中都城这边离开。
坐在辇驾之上,回头看着那高大雄伟的中都城,朱元璋心里其实是真难受。
也挺不舍。
中都城,是真的花费了太多的钱了。
就这样废弃,是真可惜。
但有些时候,有些事情不是可以用钱粮来衡量的。
哪怕是浪费再多钱粮,该舍弃还是要舍弃!
有些东西,比这没有修建起来的中都城更重要。
此时的中都城,和之前那种,众多人汇聚于此,在这里不断忙碌的热闹景象相比,要冷清的太多。
众多劳役,这三天时间里已经被送走了三分之一。
剩下的人,也都会按照朱元璋的安排,给他们相应的钱粮,安排他们回去。
有了丁斌,李佑等这么多人的的人皮在那里挂着,作为震慑。
在这件事情上,应该不会有什么人,做什么手脚了
有不少的人,出来对朱元璋,以及太子朱标等人相送。
不过,这些人里,并没有韩国公李善长的影子。
说是韩国公李善长,已经卧病不起了。
朱元璋岂能不知道,李善长是不是真的生病?
无非就是和自己怄气,利用这个办法来发泄了一下,他心中不满罢了。
对此,朱元璋没有多说,但心里面却很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