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回购确实成了今年a股市场上的一道风景
虽然近期的a股仍然跌跌不休,指数甚至创出年内新低,但基于“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的需要,舆论方面还是在积极挖掘市场中潜在的正能量,为市场加油打气。比如,今年上市公司的回购潮近日就受到媒体的关注。有媒体报道称,截至10月17日,a股今年已有1095家上市公司实施回购,累计回购数量超过61亿股,回购金额超过617亿元。报道称,上市公司用真金白银向市场传递信心。
上市公司回购确实成了今年a股市场上的一道风景,尤其是今年7月24日高层提出“要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以来,特别是自8月18日证/监/会提出“放宽相关回购条件,支持上市公司开展股份回购”以来,a股市场掀起了一轮回购热潮。据不完全统计,8月18日至10月17日,a股上市公司披露回购计划和进展事项的公告有750家次(266家次为回购计划,484家次为回购进展)。从回购进度来看,有191家次已完成回购,回购金额累计超过191.65亿元;258家次正在实施中,至少实施过一次及以上,其余266家处于回购计划阶段。
通常说来,上市公司回购股份对于公司股价是有提振作用的。但目前的a股市场,一方面是上市公司回购潮此起彼伏,另一方面却是a股指数跌跌不休,甚至在政策出台系列“组合拳”的背景下,股指仍然得不到提振,这种情况显然是值得市场反思的。而就上市公司回购而言,显然并没有达到提振股价的效果。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显然与目前a股上市公司回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或短板有关。虽然目前进行回购的上市公司数量众多,但这更像是逛庙会,仅仅只是图一个热闹而已,真正能提振公司股价、提振投资者信心的回购并不多。实际上,目前上市公司回购主要有三个短板,也正是这三个短板的存在,导致了上市公司回购对提振投资者信心的作用不大。
首先是上市公司回购的金额不大,因此回购带给股价的提振自然也就不大。目前上市公司回购的金额基本上以亿元以下居多,在亿元以上的数量有限,10亿元以上的更是少见。比如在1095家公司中,回购金额达到10亿元的只有6家。按平均数计算,1095家回购公司,累计回购金额约为617亿元,相当于每家公司平均回购5635万元.这对于市场来说只是杯水车薪,自然提振不了公司股价。
其次是回购的周期长,上市公司回购的期限大多在12个月,部分回购期限为6个月,回购期限为3个月的不多。一方面是上市公司回购的金额本来就不大,另一方面又将回购的期限拉得较长。上市公司回购对股价的提振作用自然也就被磨灭了。
此外,在上市公司回购股份的用途方面,回购股份用于注销的回购数量很少,相反用于股权激励与员工持股计划的回购相对较多,这又是不利于提振公司股价的。毕竟只有用于股份注销的回购才能改善上市公司财务指标,提升上市公司投资价值,相反将回购股份用于股权激励与员工持股计划,不能上市公司有利益输送之嫌,这并不利于提振投资者的信心。
正是基于上述短板的存在,而且有的上市公司回购甚至同时存在上述几个短板,如此一来,这样的上市公司回购是无法达到提振公司股价的目的。一些上市公司的回购达不到提振公司股价的效果,原因就在于此。所以,上市公司回购要起到提振公司股价的效果,关键是要做到“多、快、好、省”。
一是多:一方面是要求进行股份回购的上市公司数量要多;另一方面是要求进行股份回购的上市公司,其回购金额要多要大。比如,今年5月初,m国苹果公司在公布2023年第2财季财报之余,宣布了启动新一轮股票回购计划,涉及金额900亿美元(约合6219亿元人民币)。这样的回购对于公司股价显然是有提振作用的,而且对市场也是有轰动效应的。
二是快:即执行要快。上市公司股份回购方案通过后,要尽快执行,而不是往后一拖再拖。实际上,上市公司回购方案往后拖的时间越长,对提振公司股价的作用就越小。因此,上市公司股份回购方案的执行需要做到雷厉风行。
三是好:选择一个好的回购方案。基于提振公司股价、提振投资者信心的需要,上市公司回购方案应以注销式回购为主。用于股权激励与员工持股计划的股份回购对于提振公司股价意义不大。
四是省:就是节省时间,即要缩短回购周期。提振公司股价的回购当以注销式回购为主,回购周期应控制在1个月之内,最长不超过2个月,回购周期长达6个月甚至12个月的,其提振公司股价的效果甚微,回购周期拖得越长,其提振作用就越小。
注:(免责申明)本文仅为个人笔记,文中个股,撰文所需,非/为/荐/股,不能作为投资决策的依据,不构成任何建议,据此入市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天赐我一双翅膀,就应该展翅翱翔,满天乌云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