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章 你管这叫蚱蜢跳(1 / 3)

2014年4月1日这天。

庐州,蔚蓝科技第二超级工厂这边阳光明媚,风和日丽。

邱睿率领着航天开发团队,再次来到上次观测发动机试车的那个制高点,遥望着和试车平台隔了两座山头的另一片空地。

其实说是空地也不太准确,因为那片圆形的场地中央,此刻正竖立着枚崭新的蚱蜢火箭。

几台燃料加注车,停在背靠简易发射架的火箭周围。

十多名身穿厚实防护服的工作人员,正紧张有序地为火箭加注低温燃料和氧化剂。

这里是第二超级工厂的可回收火箭发射试验场。

再稍远一些,还有一个纯空地的回收场。

接下来要做的,自然是蚱蜢跳实验了。

先前因为大半个三月份,邱睿几乎都是在上京度过的,严重拖慢了可回收火箭的进度。

不过虽然老板不在家,没办法按照原计划开展实验,但航天研发部门倒也不至于无所事事。

工作调整后,这帮人前阵子一边继续进行发动机在不同模式下的试车实验,逐个排查可能存在的问题,另一边则是正式开展了有关九幽发动机多机联动的研究。

本来这个问题光靠蔚蓝科技自己去钻研,需要投入的资金是小,漫长的研发周期才更令人头疼。

好在现在有了华航天集团的开绿灯,很多技术和资料都进行了共享。

这才让张俊峰那帮人能顺利推进研究进度,并且已经有了点眉目。

其实邱睿也没想过一口气吃个胖子。

第一种正规火箭,他只计划在一级火箭上塞5台发动机,不至于像n1那样把菊花塞得跟个莲蓬一样。

而且5台九幽造成的海平面推力,怎么说也有1250吨了。

绝对够把一根总重量千吨的火箭送出去了,近地轨道运载能力能达到28吨。

是不是感觉比例怪悬殊的?

做个对比就知道了。

就拿这年头还没成功的胖五来说。

设计中,胖五的起飞总重量870吨,发动机海平面总推力1060吨,近地轨道有效载荷25吨,海蓝星同步轨道14吨。

其他国家的火箭也都差不多是这么个比例,关键还都不是可回收火箭。

这也是为什么新火箭比胖五推力、发射重量大不少,却没多几吨有效载荷的原因。

想回收就不能像一次性火箭那样,把燃料全消耗干净,必须留下一部分返回用。

但不管怎么说,从这些数据上也能看出来,为了能摆脱该死的重力,到底要费多少力气。

至于给正式火箭绑上助推器,是不是运载能力能再大一点?

答案自然是肯定的。

但邱睿暂时不想这么做,毕竟就连胖五的助推器,用的也是他看不大上的液氧煤油发动机。

单个助推器的推力才240吨左右不说,基本不具备可回收性,会导致每次发射的成本飙升。

同理,常见于其他系列的固态火箭推进器,也不在他的考虑范围内。

另外别光看固推劲儿大,可那玩意烧得太快,还不容易控制力度,如何平衡好推力就变成了一个大学问,可能会严重拖延整个火箭项目的进度。

在邱睿的构思中,未来会仿照前世“重型猎鹰”的路子,直接用多根试验成功的可回收火箭捆在一起。

如此一来,作为临时助推器的辅助火箭,就能顺利回收了。

最妙的是,因为都是现成的部件,还不需要为这套全新的火箭系统,而独立做过多的研发。

发射次数一多,成本下降不说,指不定还能低的令人发指。

当然一切的前提,都是先把眼下的蚱蜢火箭试验做好。

为了稍微追一追进度,虽是首次合法试跳,邱睿也打算越过一些不必要的测试环节,稍微搞点没那么合规的测试内容。

不过和邱睿跃跃欲试的心态相比,知道本次实验内情的张俊峰,显然没那么淡定。

好家伙,这根改造出来的巨型蚱蜢,虽然也通过了仿真软件的模拟测试,但怎么说也比原来的设计大了一倍不止

这又加满了燃料和氧化剂,整体重量估计能超过200吨!

老板这是要测试蚱蜢跳吗?怕不是都够发射了吧

回到观测平台后方、半掩埋在山体内的指控中心里,邱睿环顾一圈,刚要招呼手下进入发射流程,却是在目光扫到那抹倩影的时候愣了一下。

“咦,什么时候来的?”

快走两步到突然出现在现场的小兔子身前,这货自然而然地拉起那只白白嫩嫩的柔荑。

“刚到,是工厂安保带我过来的。”见到正主,林瑾瑜甜甜一笑。

她今天穿了身春装,上身是白色衬衣外套米色毛坎肩,下身是蓝色牛仔裤配黑色马丁靴。

一头如瀑的青丝随意地从肩上滑落,几缕碎发还搭在胸前,为小姑娘平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