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哈……”
高德阳笑的停不下来。
高士廉一头雾水,“孙儿,你笑什么?”
“祖……祖父,这……这诗,是我做的。”
高德阳停止了笑,挺着瘦弱的胸膛,转而一脸傲然,“陛下让各科魁首,以月光为题作首诗,孙儿做的这首,赢了所有人,陛下亲自将孙儿的诗写了下来。”
高士廉哈哈一笑,“好好好,我儿有出息。”
说着,对侍立在一旁的管家道:“明日寻个最好的石匠来,以陛下笔迹为摹本,将德阳这首诗,雕刻在前院的屏风上。”
管家笑着应下,问道:“少郎,您这首诗,题词为何?”
“德阳大作。”
管家脸面一僵。
高士廉笑骂道:“胡闹,如此佳作,取这个名,岂不糟践了。”
捋着胡须想想,缓缓道:“不妨就叫乐月词。”
还不等解释为何要叫乐月呢,高德阳就撇撇嘴,“我不,就要叫德阳大作。”
高士廉瞪着眼睛,“怎么,嫌弃祖父取得名不好,轻贱了你的大作!”
高德阳知道,这是在说笑,并不是真的生气,他嘿嘿一笑,“祖父取得名很好,比太子的太极赋还要好,但这是孙儿的诗,孙儿就想叫德阳大作。”
高士廉饮口酒,不动声色问道:“太子也想给诗赋名?”
在自己家里,高德阳也不用掩盖什么,面色不爽的点点头。
高士廉试探的问道:“乖孙,你老实告诉祖父,你是不是不喜太子?”
高德阳毫不犹豫的点点头。
高士廉不解,“为何?你与太子之间,可有过节?”
高德阳撅着嘴,“过节倒没有,就是孙儿不喜欢他这个人,虚头巴脑假模假样的,一点都没表兄实诚。”
“你说的,是哪个表兄?”
“当然是大表兄了。”
高士廉一琢磨,明白了这大表兄,说的是谁了。
李承乾比高德阳大十多岁,两人之间没有一分交集,何时何地,突的这么熟络了,看高德阳的样子,对昭陵那位还好感颇多。
放着现太子不巴结,跟一废太子打的火热,这可是不妙,保不齐,日后会遭受大祸。
高士廉心中一咯噔,想要说些什么,但看着高德阳天真灿烂无杂质的笑容,他又将已到嘴边的话给咽了回去。
打了个哈欠,高德阳捂着嘴道:“祖父,我乏了,回去睡觉了。”
高士廉笑着点点头。
月光洒满庭院,高德阳的影子,拉了许长。
高士廉叹口气。
管家小声道:“老爷,您为何不嘱咐少郎两句。”
高士廉摇摇头,也没解释个什么。
翌日。
鸡鸣破晓。
解除宵禁的钟声刚刚响起,高德阳就被人从被窝中拽了起来。
套上身崭新华服,脑袋上扣上软帽,骑着一匹健壮的汗血宝马,高德阳就这么出了门。
前面,有两队乐手,拿着长笛和笙,吹着轻快的声乐,中间,高家的一仆役,腰间挎着锣鼓,他边走边敲,边敲边喊。
“申国公府,高君德阳,喜中进士。”
中进士,有个不成文的规矩,就是要游街七日,沿着朱雀路,绕着长安一圈,这便叫做唱名。
正是所谓,今科题名时,声名雀长安。
一个年旬二十的妇人,荆钗布裙,右手挎着个空荡荡的竹篮,看样子,应该是准备去买菜。
看着骑着高头大马,意气风发的英气郎君,这妇人虽已成亲多年,仍旧难免感到一阵心悸。
听着行人的议论声,感受着羡慕又敬重的眼神,高德阳红光满面,心中大为得意。
~~~~~~~
清风楼。
郝处俊悠悠醒来。
刚一睁眼,只觉的脑袋像是挨了一棍,他都想不起来,昨夜到底被灌了多少酒。
“处俊,你醒来。”
卢彦伦走过来。
郝处俊揉着脑袋坐起,沙哑着嗓子问道:“彦伦,你昨夜何时回来的?”
“大概刚到子时。”
郝处俊点点头,又问道:“烧尾宴如何,都还顺利吗?”
“顺利,你可不知道,那太极殿可大了……”
卢彦伦兴冲冲的,将昨夜断尾宴上的点点滴滴,全都讲了出来。
“星幕垂野阔,银河落九天,歌舞升平乐,天涯共此时。”
低声念了一遍,郝处俊喃喃道:“真是好诗,小小年纪,就有这等文采。”
轻叹一声,又道:“彦伦,今日我就回安州去了,你在长安一切小心。”
“处俊,你这么急着走做什么?”
“离家已近半载,母亲一人在家,我牵挂难安,科举已经结束,也无必要再留在长安,不妨早些回去。”
“处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