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是安抚难民,实际上就是去刷威望的。
直到五天之后,斯波义将开始慌了。
原因就是,京都快没有粮食了。
“怎么会没有粮食呢?之前不是囤积了大量的粮食吗?”
斯波义经很不解。
“大人,以前京都存粮确实多,但那都是军粮。需要运到前线的。”
“如今京都城外的难民太多了,他们这两天吃的都是军粮。”
“前线也缺粮,昨天刚运走一批,如今京都的粮食就算只有两天的量了。”
斯波义将倒吸一口凉气。
两天的量是什么概念?
两天之后,大家就只能吃各自家里的存粮了,可是家里又能有多少粮食呢。
如果半个月内不运一批粮食过来,京都的人都得饿死。
尤其是城外的难民,每天都靠着施粥过日子的。
没有了存粮,他们撑不过十天。
“城外到底有多少难民,为什么这么能吃?”
“足足五十万!”
斯波义将再次倒吸一口凉气。
“为什么有这么多难民?前两天不是才十来万吗?”
手下也很无奈。
“大明军队到京都这一带,所有的人都聚集到京都了。”
“百姓们听说大明要打过来了,直接拖家带口赶到了京都城外。”
“好消息是,他们自已带着粮食的,就算断粮了,也可以坚持几天。”
“坏消息是,也就能坚持几天。”
“还有一个坏消息,从京都的东边运粮食已经不太现实了,那里到处都是明军。”
“从西面也弄不到粮食了,那边现在是纳哈出的地盘。”
“还有好消息吗?”
手下摇摇头,表示真没有了。
斯波义将脑子一转,终于明白了徐达的险恶用心。
这帮明军不杀百姓,并不是因为他们多仁慈,而是因为,他要让这帮百姓吃穷自已啊。
最好是把军队的补给也给吃了。
饿着肚子的士兵,能有多少战斗力呢?
斯波义将不愧位管领,想明白其中关节后,马上就想到了应对之策。
那就是坚壁清野。
派人将京都周边能找到的粮食都运到京都。
然后又让人去前线,要求前线派兵增援。大明大军要打过来了,京都这里的兵力不足,挡不住的。
明军一路向着京都前进,竟然没有遇到任何像样的抵抗。
主要是高元国跟小日子打了太久,小日子这段时间空前团结,他们将能派的兵力都派到前线去对抗高元国了。
虽然这个时期的小日子特别喜欢内斗,但是唇亡齿寒的道理他们还是懂的。
大军都上前线了,徐达他们自然遇不到什么像样的抵抗了。
就这样,大明军队跟逛街一样,一路朝着京都方向前进,所到之处,十室九空。
徐达很开心,一切都在向着他预想的方向发展。
大明毕竟是外来户,人生地不熟的。小日子如果用游击战的话,大明其实很难受。
会被拖进泥沼,无休止地拉扯。
现在这样挺好的,高元国将小日子的兵力都牵扯到了京都附近。
只要他们不跑来跑去的,以大明的兵力,全歼小日子军队都不是什么难事儿。
老二很不开心,说好的是来折磨小日子的。
不对,应该说是改造小日子。
结果都这么久了,他完全没有用武之地。
搞得他不仅手痒痒,心也痒痒的。
于是,他找机会偷偷跑去找足利义满了。
只要激怒了足利义满,让足利义满说出一些对朱元璋不怎么尊敬的话,他不就可以趁机展示一下自已的手段了嘛。
老二默默地为自已的机智点了个赞。
足利义满他们小日子过的还算不错。
白天赶路的时候,就被绑在弹药箱上。
晚上就弄个帐篷,把他们栓在柱子上,然后派重兵把守。
一连好几天,足利义满没有找到任何可以逃跑的机会。
渐渐的,他绝了想逃跑的心思。
他现在更在意的,是他们小日子到底要如何应对接下来的灾难。
他不止一次思考,如果自已没有被抓,自已依旧是那个幕府将军。
面对大军来袭的大明,他要如何应对。
想来想去,好像只有游击战这一个办法。
但是游击战也不是没有弊端的。
首先,小日子太小了。游来游去的,很容易撞枪口上。
再一个,敌人太多了。
大明这次来了二十万大军。
看似没有小日子人多,应该说差远了。
但是人家武器装备太好了。
只需要稍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