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1章 朱雄英的笔友(2 / 2)

是哪种结果,其实都殊途同归,只不过第一种能够少一些血腥而已。

欧洲的布局不能太着急,跳板已经搭好了,只要稳步前进就行。

倭寇那边也不用急,先让他们打着吧。

两边打得越狠,大明去接管的时候就越轻松。

新大陆那边目前还没有消息传回来。

就算俞通渊他们成功到达了新大陆,回来也差不多得冬天了。

去新大陆最好是冬天春天出发,回来就是秋天出发了。

航行时间比去欧洲要短,但是困难程度不相上下,甚至更高一点。

原因就是,茫茫太平洋,没地方停靠,补给。

船队虽然带着充足的补给,但是一直在船上,对人心理的考验很大。

朱吾适倒也不是特别担心,早就做过风险预估了。

甚至俞通渊都已经做好了一去不回的准备了。

朱吾适这边就算再着急也没用,所以他并不太着急。

反正大明不缺有冒险精神的人,这一批不行的话,就再换一批呗。

就是可惜了郑和了,本来有机会在史书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的。

要是被朱吾适的骚操作给害了,那就太可惜了。

其实朱吾适非要把十来岁的郑和安插到船队里,未尝没有想要借助他好运气的想法。

郑和七下西洋,都平安归来了啊。

所以,郑和其实是个吉祥物。

玄学这个东西,可以不信,但是还是保持点儿敬畏心的好。

着急的反而是朱棣。

毕竟新大陆是他的自留地,要是连发现都发现不了,他怎么一展抱负啊。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