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事儿还真就要看朱元璋的。
发现一个就暴力镇压一个。
镇压到民间不敢有人偷偷搞就行了。
朱元璋一拍胸脯保证道。
“你们就放心吧,谁敢断咱的财路,咱就断他的生路。”
嗯,朱元璋还是有这个底气的,毕竟手里兵多将广的,还有锦衣卫这个变态部门在。
几人回到皇宫,天色也不早了,该吃饭了。
吃过晚饭,蔡总继续留在皇宫,明天他们约好了再去溜达一下,看看大明的自然风光。
朱吾适则是回家去了,老七还在小黑屋里呢,也不知道上次给他留的食物够不够吃。
朱吾适带着打包的食物回到家,老七正在拍门呢。
朱吾适还没有走近小黑屋,就听到了老七的声音。
“叔父啊,你回来没有啊,我不想吃零食了,都吃吐了,我要吃饭啊。”
“来了来了,让你再不听话。”
朱吾适说着,将打包的食物从窗口递给了老七。
老七接过饭菜,狼吞虎咽地吃起来。
朱吾适则是在门外陪他聊天。
“怎么样,想明白哪里做的不对了吗?”
老七一边吃着,一边含糊不清地回道。
“想明白了。”
等到老七吃完,他竟然主动认错了。
“叔父,我彻底想明白了,之前确实是我不对,我以后只写玄幻仙侠,自已创造新世界,再也不含沙射影了。”
朱吾适很欣慰,孩子终于长大了,不管他能不能做到,起码是说到了。
做不到的话,就让朱元璋再打他一顿呗。
反正印刷厂掌握在自已手里,老七就算写出乱七八糟的东西,也别想扩散出去。
“你再好好想想吧,我明天去跟你爹说一下,把你放出来吧。”
朱吾适说完就走了,他还有事儿要做呢。
回到屋里,朱吾适直接在手机上下单了好几台医用显微镜,每台上万的价格,根本就不算事儿。
蔡总今天还说了,要给朱吾适开个副卡呢,需要的时候直接刷卡。
买完了显微镜,朱吾适又搜索了一下朱玉汝不搜不知道,一搜吓一跳。
老朱的这个本家倒是没什么太多的资料,但是他爹就不得了了。
朱丹溪,名震亨,字彦修。元朝著名医学家。
人称朱一帖,朱半仙。
自创了丹溪学派。
跟刘完素,张从正,李东垣一起,被誉为金元四大医家。
关键人家43岁才开始学医。
就算是平均寿命更长的现代,四十多岁想要学新东西都是很难的。
可见这个人是多么的天才了。
可惜已经去世了。
朱丹溪的儿子不出名,但是他徒弟的儿子出名啊。
朱丹溪的徒弟叫刘叔渊,他有个儿子叫刘纯。
这个刘纯号称洪武年间最出名的医生。
字景厚,号养正增老人,被誉为神方妙术。
他甚至还研究过癌症。
最牛逼的是,他活了126岁。
百科上清清楚楚地写着(公元1363-1489)
现在才不到十七岁。
朱吾适默默地在心里计算了一下。
刘纯17,他26,跟刘纯请教一下的话,他不说活个126岁,能活个100岁也行啊。
一定要把它弄到应天府来。
至于说会不会改变刘纯的人生轨迹,那肯定是会的。
但是要说会让刘纯的成就更低,朱吾适是不信的。
有天赋的人,给他更好的条件,只会让他的成就更高。
一个热爱学习,还一学就会的人。
把他从一个学习氛围非常差,师资力量也非常差的学校,转到一个学习氛围好,师资力量强大的学校,他学习就会变差?
朱吾适打死都不信。
所以他决定了,明天就去找朱元璋,再把朱玉汝也找过来。
让他们想办法把刘纯一家,包括他的老师都给请到应天府来。
第二天一早,朱吾适饭都没有吃就跑大明去了。
朱元璋此时已经在忙活了。
朱吾适一把拉住他。
“老朱,你别忙活了,有大事儿。”
朱元璋诧异地看着朱吾适,在他印象里,朱吾适一向都不是特别着急的。
“啥事儿啊,咱赶紧忙完了还要陪着蔡蔡去爬山呢。”
“爬个屁的山,正事儿要紧。”
朱吾适将刘纯的事儿简单给朱元璋介绍了一下。
朱元璋眼珠子都要瞪出来了。
“真有人能活到126岁?”
朱吾适解释道。
“这个不一定是真的,虽然历史记载的很清楚,但是也有人说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