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声令下,大批禁卫军将士迅速集结,他们身着铁甲,手持长枪,气势如虹,陈天武骑上战马,一马当先,率领着禁卫军如狂风般席卷向西城墙,沿途,火把被一一点亮,照亮了将士们坚毅的脸庞和坚定的目光。
当禁卫军赶到西城墙时,战斗已进入了白热化阶段,城墙之上,尸体堆积如山,鲜血染红了石阶,陈天武一声怒吼,跃入战阵,长剑如龙,所向披靡,在他的带领下,禁卫军将士们仿佛获得了无穷的力量,奋勇杀敌。
经过惨烈的厮杀与抵抗,黄巾军的攻势逐渐减缓,最终,在禁卫军顽强的防御和猛烈的反击下,付豪的夜袭计划宣告失败,黄巾军开始溃败,付豪见状,无奈地下令撤退,只留下一片狼藉的战场和无数英勇牺牲的战士。
夜袭的黄巾军如同暗夜中的潮水,汹涌而来,却又在瞬息间被晨光击溃,四散逃窜。城墙上,火把摇曳,映照出禁卫军将领们铁青的脸庞和眼中压抑不住的怒火。
随着一声令下,禁卫军如脱缰野马,汹涌而出,追杀着那些溃败的黄巾军,喊杀声响彻云霄。禁卫军冲到城外一处山丘附近时,陈天武顿时感觉一股不安的情绪涌上心头。
“不对劲!”陈天武心中暗自警觉,但周围的士兵们已被复仇的火焰点燃,根本无暇顾及他的示意,陈天武无奈,只能高声呼喊:“撤退!快撤退!”
众将领听着陈天武的喊话,心中有些厌烦这位禁卫军统帅,一时间有些犹豫要不要撤退,就在这时,树林中突然爆发出无数道寒光,箭矢如雨点般倾泻而下,禁卫军顿时陷入了一片混乱,许多士兵应声而倒,鲜血染红了大地,陈天武心中一沉,他意识到,这是敌人的伏击!
燕无双,那个以智勇双全著称的敌军将领,不知何时已悄然布下了天罗地网,他身着黑袍,手持长枪,立于一处高地之上,冷冷地注视着下方的战场。
“陈天武,今日便是你的死期!”燕无双的声音在夜空中回荡,如同死神的宣判。
陈天武怒目而视,他深知此刻已无路可退,拔剑出鞘,剑光如龙,瞬间斩断了数支飞来的箭矢,同时高声呐喊:“禁卫军的兄弟们,跟我冲!”
在陈天武的带领下,禁卫军奋起反抗,与敌人展开了惨烈的厮杀,刀光剑影中,生命如草芥般脆弱,鲜血染红了战袍,怒吼声回荡在夜空。
然而,尽管禁卫军们英勇无畏,但敌人的数量实在太多,他们渐渐感到力不从心,伤亡惨重,陈天武心中焦急万分,他知道,如果再这样下去,禁卫军必将全军覆没。
就在这时,一阵急促的号角声突然响起,陈天武精神一振,抬头望去,只见城墙之上灯火通明,大批援军正在赶来,心中涌起一股希望之火,高声喊道:“兄弟们,坚持住!援军到了!”
很快,陈天武的心腹张继先率领五万禁卫军从西城门冲了出来,朝着包围圈外面的黄巾军冲杀过来,刹那间撕碎了黄巾军的包围圈。
看着打开的包围圈,陈天武高声喊道:“禁卫军将士们,随本帅杀出去!”
众禁卫军将领立即带着本部将士跟随在陈天武身后,朝着打破的突围口冲杀出去,很快就撕开了黄巾军的包围圈,开始且战且退,不断地退回西城门之中,与此同时,城墙上的禁卫军开始用疯狂地攻击追击上来的黄巾军。
十数万黄巾勇士,眼望着络绎不绝涌入城池的禁卫铁骑,那原先密不透风的包围之势,已然土崩瓦解。燕无双立于阵前,目光如炬,瞬息间便已洞察战局变化——禁卫军已巧妙地从重重围困中脱身而出,此刻再欲将之彻底绞杀,无异于痴人说梦。于是,他当机立断,嗓音浑厚如钟,响彻云霄,下达了撤退的命令。黄巾大军闻令,虽有不甘,却也迅速而有序地撤离战场,留下一片尘土飞扬,与城中逐渐恢复的平静形成鲜明对比。
站在城墙上,陈天武看着退走的黄巾军,双眼中露出劫后余生的后怕感,心中对燕无双的畏惧又深了一分。
退回城内的禁卫军众将领,此刻都感觉心有余悸,眼神中带着恐惧的情绪,望着燕无双远去的背影。
沉默许久后,陈天武沉重地叹息一声,开口说道:“燕无双当真用兵如神,利用我们的松懈派出黄巾军夜袭,而后不敌撤退,让我们乘胜追击,却在沿途设下埋伏,想将我们一举覆灭。”
张继先闻言点点头,沉声说道:“还好大帅有先见之明,让末将带领五万禁卫军走在后面,以防万一,没想到真被大帅猜中了。”
听闻张继先之言,众禁卫军将领无不面露惊异,纷纷向陈天武投去充满敬意与感激的眼神,回想起方才那场惊心动魄的战斗,他们几乎命悬一线,能安然无恙,实属侥幸。这份劫后余生的感慨,让他们对陈天武先前的些许不满瞬间烟消云散,转而化作了深深的敬仰。自此刻起,他们开始由衷地将陈天武视为禁卫军的真正统帅,心中那份归属感与信任,悄然生根发芽。
陈天武凝视着麾下将领们的种种反应,心中五味杂陈,悲喜交织,他悄然向心腹张继先投去一抹感激的目光,深知这一场风波虽带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