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这二老大小就不喜欢他们家妹子艳红。
所以周洋从来没想过去问他爷爷,省得到时候自家媳妇儿还要受那两人的气。
“那好吧,我一会儿翻翻书,你这边医生说要休养多久才能出院,剩下的东西还够不够,不够我再送点过去。”
见周洋说话都到这个地步了,张安也不再推辞。
“文文现在的身体跟没事儿的人一样,他都想立马出院回家了,在这医院里待得实在太久了,不过医生说了最少要待三天才行,省得回家坐月子以后落下病根,等三天后还得麻烦小叔来接我们,东西就不用送了,上次送来的都还剩下呢。”
周洋嘴上虽然说着麻烦,但嘴上却是一点都不客气。
“什么时候出院,你提前几个小时给我打个电话就行,一会儿你要记得给陈家那边打个电话说一声,省得以后人家有说法。”
张安跟周洋说完以后,怕他太兴奋忘记了,又叮嘱了一声。
“我知道的,马上就打过去。”
周洋应了一声,这才挂掉电话。
张安下楼,自家媳妇儿已经在吃早餐了。
“是谁啊,一大早就打电话过来,还说了这么久。”
苏颖看到张安从自己起床开始接的电话,一直到现在才下来,就开口问起。
“是周洋打来的,说孩子今天凌晨已经出生了,让咱帮忙给他们家里说一声。”
张安一边拿起碗捞了碗面条,一边开口说道。
“哦,这是好事儿啊,是个男孩还是女孩儿,陈文文身体咋样。”
听到是周洋打来报喜,苏颖顿时也替他们高兴起来,毕竟陈文文可是她的闺中好友。
“是个女孩儿,周洋说了出生的时候一点都没闹腾,没让陈文文受什么罪。”说着,张安便看向了正在一板一眼捞着面条吃进嘴里的小思齐。
“这一点可比咱们家小思齐乖多了,当初可让你受了大罪了。”
“有什么办法,孩子都是父母的债主,这都是咱们上辈子欠下的。”
苏颖看向儿子,摇摇头说道,她现在已经是一个合格的母亲了。
“爸爸,我不乖吗”
大人一说起自己,小家伙立马就听到了,抬起小小的脑袋问道。
“乖,你很乖,赶紧吃吧。”
小家伙的话,顿时引的一家子笑了起来。
早饭吃完,苏颖去了学校,王芳把孙子交给了张安,自己出门去了周洋家里。
路上,每逢遇到一个人,她都会停下来跟人家说上几句。
但是并不像平日里的家常,而是跟大家说起周洋家媳妇生了孩子的事情。
这是村里一种不成文的习惯,谁家有什么好事情,大家知道以后都会帮忙在村里宣传,让大家都知道,省得出现好事不出门的现象。
比如办酒席这种事情,靠的就是大家口口相传。
不过不光是好事有人帮着宣传,坏事也有,一些嘴碎的人,听到别人家发生了什么不好的事,也会叽叽咕咕的向外说道。
所以在农村,甭管好事坏事,很快都会被传出去。
当然了,王芳不是个嘴碎的人,一般不会去说别人家怎么怎么了,就是遇到人家有喜事,帮着附和一声。
张安在家,放任儿子自己在院子里跟臭臭玩耍,自己则是搬出一摞书开始翻找。
其实他也是个起名废,光看家里的动物们就能知道。
但是没办法,受人之托忠人之事,不尽力不行。
女孩子的名字,要起的温婉好听一些才行,所以他把什么诗经论语,甚至唐诗三百首给拿出来查找。
可翻了半天,都没想出一个满意的。
“咦,有了。”
猛然间,他脑海里想起了一句话。
怀瑾握瑜,嘉言懿行。
其实这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句话,出自不同的典籍。
上半句出自朱子全书,下半句则是楚辞九章,可是却被现在人们给放到一起。
不过这跟张安没什么关系,他只需要借鉴一下就行,因为这两句话,实在太适合用来起名字了。
“我说你这是要准备干啥,又是论语,又是诗经的。”
张安刚准备把书收起来,陈泽就过来了,看他这一摊子,好奇的问起。
“这不是周洋的孩子出生了嘛,他让我给孩子取个名字,我这正在书上找呢。”
见陈泽过来,张安也不忙着收书了。
“为啥让你来取,这不是他们家里的老人该干的事儿吗”
陈泽自顾自的坐下,给自己倒了杯凉茶。
“这有什么,那孩子还得管我叫叔爷呢,我怎么就不能干这事儿了。”
张安这会儿也觉得有些口渴,等陈泽倒完,也顺便给自己倒了一杯。
“我说你这辈分真是高的吓人,年纪轻轻的就已经抱孙子了,实在是夸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