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章 辩论(1 / 2)

薛哲面色一僵,半响之后硬着头皮道:“此茶是他人送给我老师的,并非我老师购买所得?”

“无偿赠与?”

“不需任何回报?”顾幸面色依旧淡然。

“不……不是,有事相求,”薛哲低头声若蚊蝇。

“那你现在认为此事对于百姓可公?”

“不公?”

“那你可曾到处反对过此事?”

“没有,”薛哲说完二字,整个人瞬间没了精气神。

“你倒还算老实,并未说谎。”

顾幸仿佛并未看见,继续说道:“此事暂且,本王问你一事。”

“王爷请问,学生若知,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薛哲此刻气势再次萎靡,变得规矩了起来。

“你说百姓种粮,却多为食不果腹,而商贾不种粮,只低价收购高价售卖,此为不公。”

“那本王问你,若百姓种粮,每年交足税粮,留足自给,还有余粮,却又无其他产业,也无商人收购,百姓怎么办?”

“民间一直流传一句话,叫做手有余粮心里不慌,若是手中余粮足够,百姓自然能过个富足的年,不必担心挨饿受冻,”薛哲自信回答。

顾幸摇了摇头,继续问道:“有余粮确实不用挨饿,但为何不用担心受冻?”

薛哲抬头疑惑反问:“百姓手中有粮吃,有屋住,有衣穿,为何会担心受冻?”

“屋从何处来?”

“衣又从何处来?”

顾幸表情全程淡然。

“自然是……”薛哲脱口而出,随即猛然闭嘴。

“自然是……自然是……!”

“自然是什么?”顾幸追问。

“忙农下地,农闲便可出门务工,自然可做工补贴家用,”半响之后,薛哲再次自信开口。

“做工?”

顾幸嘴角一笑:“做什么工?”

“木工你可会,泥工你可会,亦或者铁匠你可会。”

“学生熟读圣贤书,并未钻研过这些,自然不会,”薛哲回答道。

“那种地呢?”

“学生自幼便读书,不会,”薛哲再答。

“哦这你也不会?”顾幸一脸诧异的表情。

见顾幸这幅表情,薛哲表情顿时恼怒:“王爷这番表情是何意思?学生自幼便苦读圣贤书,一心想要考取功名,为百姓立命,不会这些有何不妥?”

“本王表情怎么了?”顾幸表情自然:“以上本王所说工种皆是民间寻常百姓经常接触之物。”

“但却连你这自认才高八斗之人,都是七窍通六窍一窍不通,你怎会认为寻常的百姓能靠农闲之时的那点时间,便外出做工,能赚取够一家老小生存所需的全部钱银?”

“我……”薛哲一时语塞。

顾幸继续说道:“你可知正是因为有商贾之辈,不愿万里从百姓手中购物,运往它处,百姓手中才能有几个余钱。”

“才可在逢年过节,为自已的家人添置几件保暖的衣物,时而到市场上割上二两肥膘,为家人改善一下生活,才有余钱为自已修缮房屋。”

“若无商贾从南方将货物运到北方来买,又从北方运输货物前往南方,民间百姓何来的余钱。”

“别的不说,就说你身上这身衣物,你可知是从何而来。”

不待薛哲开口,顾幸便继续说道:“南方,走水路,历时半月之久,将布匹运往长安,最后又由长安布商将其裁剪制衣,最后才由国子监出钱购买,下发至你们手中。”

“你对商贾嗤之以鼻,认为他们在不劳而获,但你可知若无他们,现在的你,连这身衣物都穿不上。”

“再说王侯百官,今年被你骂者不在少数了吧。”

“近日甚至连本王都被你骂了不知多少了,尤其是近几日你被关押在长安牢狱中时,想必更是没少骂本王吧。”

薛哲表情变得极度的不自然。

顾幸瞟了一眼薛哲继续说道:“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这句话是圣人言不假,也是天下读书人立志的目标。”

“但薛哲你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

“这所谓的圣人言,不单单是你读过,国子监学子读过。”

“其实本王以及那朝堂百官,御座之上的天子,同样读过。”

顾幸猛地提高音调:“既是如此薛哲你告诉本王,你哪来的自信,认为朝堂百官决策不如你个人所想?”

“你还为天下百姓发声?”

“你告诉本王,你一区区学子如何发声,就靠你两张红唇不成?”

“你发出的声音,谁能听见?谁又能听?”

“你当你是谁啊,权倾朝野的权臣吗?”

“大庭广众之下放个又臭又响的屁,百官都得拍着马屁说道,此屁惊为天人定不是凡屁?”

“你来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