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冷的体力恢复的很快,而且他现在的思维格外活跃。
才刚开始想陷阱如何制作,之前求生节目中看到的种种方法便浮现在眼前。
好像尘封在脑海中、已经快要遗忘的记忆全都任他调遣。
刚才能抓到鱼很大程度上也源于此。
这种感觉很美好,上一次有这种感觉好像还是高考做题的时候。
而且不同于做题前需要大量训练。他只需要曾经经历甚至观察过,便可以再度掌握重现。
他取了几根坚韧的枝条编成了一个小的笼子,将口收紧,再在底下绑了块大点的石头。
太大的鱼可能会在挣扎时将笼子撑破,因此他只需要捉小一些的。至于诱饵嘛,今天捉到那条鱼的鱼肉正合适,小庙那里馊掉的小半块饼好像也没吃完。
他刚做成一个捕鱼笼,便听到苏乞儿喊鱼烤好了。
等他过去,发现鱼不止好了,都快糊了,显然第一次烤鱼的苏乞儿也没有经验。虽然对已经糊掉的鱼皮有点可惜,但也没办法。
去除掉糊的部分后,时冷先吃了第一口。
没有一点调料和处理。
首先是腥、微苦。
被现代社会调教的味蕾很难接受这种味道,但空无一物的胃又不断催促着他咽下。
即将下咽时,口腔中又开始迸发出鱼肉本身的鲜美和烤所激发出来的焦香味。
这已是他来到这个世界吃过最好的食物了。
看苏乞儿的表情,这也是他吃过最好的食物,因为他正不断发出赞叹。
他几乎从没吃过新鲜烤熟的肉。
两人很快将鱼肉分食,也预留出了部分用做饵料。之后两人打了些河水回小庙,时冷叮嘱他一定要将水烧开了喝。
苏乞儿虽然不解,但记下了。
时间很快来到下午,时冷多次劝苏乞儿不用再去乞讨,但他还是反复说不去不行。
这已经成为了一种思维定式,时冷拗不过他,只能作罢。
下午时间,时冷又编了两个捕鱼笼和两个套索陷阱。
为了制作陷阱,他甚至将自己的两条裤腿扯掉半截用作材料。这下他不止是奇装异服了,更是一身破烂。
他还抽空找了一些种子、坚果和小野椒,希望用作最简单的调料,让食物吃起来更有味道一些。
傍晚,苏乞儿回到了庙前。
看到正在休息的时冷,他没说什么,轻手轻脚地进去坐下,但还是逃不过时冷的耳朵。
他并没有睡着,睁开了双眼:
“怎么样?”
听到这话,苏乞儿略显局促:
“嘿,没讨到东西,不过也正常。昨天我已经讨到半块红薯了,而且上午我可吃了半条鱼,现在一点不饿。”
苏乞儿摸了摸肚皮。
不争气地,它叫了一声。
“唉。”时冷叹了口气,“走,我们去陷阱那里看看。”
他起身,苏乞儿乖巧地跟在他身后。
来到河边。
五个陷阱中,三个毫无收获,只有一个捕鱼笼中有三四条拇指大小的鱼。
最后的捕鱼笼则被撞坏,诱饵也丢失了。
两人默默对视。
时冷向前,谨慎取出那几条小鱼,并让苏乞儿原地起火。
几口吃完后,趁火没灭,时冷又让苏乞儿添了些枯枝。
他要教苏乞儿识字了。
这里的语言系统虽然和他讲的普通话有些区别,但总体属于汉语。而汉语可是经过几千年发展的,有完整的演变逻辑,稳定性和包容性很强。
他暂时按普通话和简体字的方法教问题也不大,等什么时候接触到了这个世界的文字,发现有什么错误可以再修改。
“今天,教你的第一个字,是‘人’。”
时冷用树枝在土地上规规矩矩地写下“人”字。
苏乞儿正襟危坐,眼神十分坚定。
他知道这机会十分难得。
“‘人’字,由两笔组成。
一撇一捺,形象地描绘了一个人站立的姿态。
头部朝上,身体和四肢朝下,顶天立地。”
时冷边说边起身,以自己站立的姿态向苏乞儿更好地解释。
“人,拥有着天地间十分珍贵的东西,那便是人格、道德和智慧。有的人正直善良,有的人虚伪狡诈,有的人冷漠高傲,有的人失心疯魔。
有千种万种人,一同构成了这一个字。
‘人’字虽简单,做好自己想成为的那种人却很难。苏乞儿,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呢?”
时冷由浅入深,不止讲了“人”的写法,更讲了深层的含义。
直到探讨到哲学层面的思考,不只讲给对方,更是叩问自己。
他开始思考,穿越到这个世界的自己,又想做些什么,成为什么样的人呢?
苏乞儿从未听过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