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心肾身虚,安徒生海(7 / 7)

舌尖上的旅行 苏小宝儿 16619 字 4个月前

amp;lt;r\/>

<r\/>

好多原来住在山上的村民现在都搬到山下紧邻景区的公路边,一边种地一边开客栈、饭馆,小日子过得如晒秋场景般红火。<r\/>

<r\/>

海蓝鲸从索道上下来,沿着蜿蜒曲折的石板路上行,两侧的粉墙黛瓦的徽派建筑忽而石牌门楼高大气派、忽而通体木雕楼、奢华而不失典雅,忽而高墙斑驳,写满岁月的苍伤。<r\/>

<r\/>

一路上弥漫着古徽州那种深沉、厚重的气息。<r\/>

<r\/>

如今景区把这条原本是村路的山间古道命名为天街,网上的竟然有人盛赞这里店铺林立、把天街比作流动的、微缩的清明上河图。<r\/>

<r\/>

如此偏僻的小山村,当初何来店铺林立,如果让村民们继续生活在老屋里,把最传统的生活方式展示给游客、保持原汁原味的风貌,那将是何等的令人心醉神迷。<r\/>

<r\/>

可惜!这一切只能想象,如今全国有名的古村、古镇,浓郁的商业气息打破了它们本该有的宁静与祥和,完全看不到原本理想中的样子……<r\/>

<r\/>

这也大概是林深鹿喜欢古村落的原因吧,或许也只有这样的地方才能更纯粹一些了。<r\/>

<r\/>

一边思考一边在石板路上漫步或拾级而上,天色时而阴沉、时而晴朗。<r\/>

<r\/>

所以海蓝鲸决定先放弃到路两侧开发成景点的院落、厅堂参观,登到最佳观景台,把篁岭的晒秋奇观印在脑海里留在脑海中中。<r\/>

<r\/>

海蓝鲸似乎也知道这里的美的原因,如果篁岭晒秋是在一个空旷的平面上,有可能宏大壮阔,但绝不可能入选最美中国符号,引得八方游客纷至沓来。<r\/>

<r\/>

登上篁岭村半山腰的一栋小楼上的最佳观景台俯视,密布在山腰上的篁岭村的徽派民居高低起伏、错落有致。<r\/>

<r\/>

从民居窗口伸出的栏杆上或者院子内摆放着一个个大圆簸箕里面晾晒的红辣椒、黄菊花和金灿灿的玉米、大豆,与粉墙黛瓦、绿树红枫构成一幅色彩斑斓的立体画。<r\/>

<r\/>

这种人文景观和大自然的秋色结合而形成的壮观、绚丽的场面,令每一个置身其中的人都难掩兴奋之情!<r\/>

<r\/>

这壮阔的美景是大自然对一代代勤劳的篁岭人不屈抗争精神的无私馈赠。<r\/>

<r\/>

海蓝鲸真的是感觉到这里难得的这份美丽。<r\/>

<r\/>

选在这里开一家民宿,当真是正确之举。<r\/>

<r\/>

“汪汪汪…汪汪汪…”海蓝鲸的脚边,一只白色的狗儿正在转来转去。<r\/>

<r\/>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