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这个宗旨就错了,求学的路,就必然走偏了。”
言之此处,周子瑜的声音逐渐高昂,逐渐尖锐。
他望向每一个学子,仿佛在与他们对视一般,质问道:“平时冶游,考试来了,才去翻读讲义,不问学问之有无,唯争分数之多寡。
考试结束,书籍,束之高阁,毫不过问,潦草塞责。
文凭到手,即可以此活动于社会,光阴虚度,学问毫无。
这是自误啊,这与到京都学院求学的真正宗旨,是大相背驰的!”
与周子瑜对视的每一个学子,都只觉心中一突,但凡有过这种虚度光阴之举的人,皆觉羞愧万分。
但却也正是这个时候,周子瑜的声音反倒低了下来,他要的不是尖锐,而是在发人深省之后,告诉他们正确的做法。
“诸君,在这个时候,如果不打好基础,勤奋求学,若万一为生计所迫,做了先生,则一定会耽误学生哪;若进入朝堂,则一定会耽误国家呀。
这是耽误别人,误人误己。
所以,宗旨不可以不正大,这是我希望于诸君者之一。”
所说有三,至此为一,周子瑜一夜深思的文章,初露端倪,却在他的身后,凝聚出一片金色雄文。
“师道文章!”
陈实庵深吸一口气:“周师入圣道矣!”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