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江湖大战终落幕(1 / 2)

待得常遇春驶得近了,朱元璋略显紧张的问道:“怎么样,那厮是死是活?”

常遇春一脸带笑,“抓了个舌头,主公自己问吧。”说罢,便带了一个被五花大绑的汉军士卒上来。“此人是陈友谅那厮的亲卫,刚在那边绑过来的。”

朱元璋开口问道:“陈友谅是死是活?”

那士卒瑟瑟发抖,回道:“皇上他,呃不,那厮昨天被一支流矢正中头颅,死得不能再死了,只是现在大敌当前,秘不发丧。”

朱元璋听完,整个人一下子松快了下来,感觉压在自己身上的千斤重担瞬间卸了下来。

缓慢的踱着步,虽已是五更时分,但他一点也不困,浑身甚至有点微微颤抖。踱步踱了怕有一盏茶时间,忽然放声大笑,“好!好!好!遇春兄弟下去好好休息吧,明日我们一道大破汉贼!”

翌日一早,朱元璋召集众将,高声道:“昨晚获得密报,陈友谅那厮已死于乱军之中。鄱阳湖大战已有三十五日,今日是最后一战,此战我军必胜!此战一了,我大军定鼎江南指日可,请诸位今日务必与我死战!”

众将皆以手覆额,齐道:“愿与主公死战!万死不辞!”

誓师完毕,吹响冲锋号,全军出击。吴军将士皆齐声大喊:“陈友谅已死!负隅顽抗者,杀!”

汉军听得此话,又确实不见了陈友谅本人,军心大乱,一触即溃,败退数十里。太子陈善儿,平章姚天祥被擒。

军中将领得知陈友谅已死,纷纷引兵来降。平章陈荣,参政鲁某,枢密使李才,小舍命王副枢,贾佥院及指挥以下,悉以其楼船军马来降,得士卒五万余人。

见败势已成,汉军无心再战,太尉张定边及杨丞相韩副枢,趁夜率残兵,携陈友谅之子陈理逃回武昌。

朱元璋命俞通海率军继续追击,直追至武昌,围武昌城,朱元璋自率大军自湖口还师应天。

鄱阳湖大战,吴汉两军大战三十六日,直杀得风云变色,日月无光。焚毁战舰千余艘,死伤十数万,湖水亦为之赤。

开始陈友谅势大,仗着水军之利,人马之强,步步紧逼。混战数日,虽各有胜败,但朱元璋被逼退于湖口。

后湖口相持,朱元璋退至长江隘口,依托隘口修筑防御工事,汉军水师无法展开,水师之利不复,无法直接进入长江。

朱元璋再断汉军其粮草,粮草不济,汉军不可久持,陈友谅被迫于湖口与吴军决战,虽战损较大,尚还有一战之力。

怎料混战中,陈友谅被流矢贯睛及颅而死。主帅一死,军心大乱,数十万大军顷刻间灰飞烟灭,仅数千人趁夜逃回武昌。

本来南方各路义军,陈友谅拥湖广、江西,实力最强,地盘最大。经鄱阳湖一役,江西几乎全部丧失,湖广也岌岌可危。从此之后,陈汉势微,朱元璋所部于南方义军中称雄。

应天城,朱元璋告庙饮至,论功行赏。大赏此战有功之臣,常遇春、廖永忠,俞通海等皆重赏。同时为洪都与鄱阳湖战死的将士立祠,以表其功绩。

洪都城内,大都督府,朱文正很不开心。洪都保卫战,他以两万孤军,硬抗六十万汉军,整整八十五日。

很少有人知道他是怎么挺过来的,八十五个日夜的厮杀,浑身的伤口,不知道砍了多少敌人的钢刀,一桩桩,一件件。

作为守城主将,他还担负着偌大的精神压力,近三个月,他心中的弦时刻紧绷着。虽然他在将士们面前表现出来的都是自信与桀骜,是必胜的勇气,但这其中的苦楚与煎熬,只有他一人知晓。

现在仗打赢了,陈友谅死了,眼看着整个江南,甚至整个天下都唾手可得了,他那个高高在上的四叔好像把他给忘了,仅仅把洪都府改成南昌府后就回师应天了。

应天城内,张灯结彩,大摆筵席,封赏诸将,洪都城内,破壁残垣,满城萧条。大战后,城内的抚民生息的事已由都事汪广洋,知府程国儒去安排。

大都督虽有节制诸事之权,但重心还是在军务之上。汉军虽已败走,但江西还有不少州县在汉军之手,还要去一座座的拿回来,吉安,抚州,赣州等等。

短暂的失意过后,朱文正再度恢复了洪都大战时的状态,江西诸多州县还要打。毕竟是亲叔父,只要拿下江南,将来一切都还是会有的。

武昌城外,俞通海率军围城,与张定边大战数场,竟是败多胜少,数名战将被张定边斩于阵前。若不是汉军新败,手中人马不足,只怕要败得更惨。

朱元璋得知俞通海攻武昌不利,不仅没拿下武昌,还损兵折将。朱元璋大怒,留李善长,邓愈留守应天,亲率常遇春,康茂才,廖永忠,胡廷瑞等,奔赴武昌。

张士诚得知朱元璋亲征武昌,命诸全叛将谢再兴领兵犯东阳。朱文忠亲率精兵一万,以夏子实,胡深为先锋,驰援东阳。

朱文忠大军行至义乌,有探马来报,谢再兴所部人马出现在前方十数里处。朱文忠令夏子实、胡深率军五千,前去迎敌。自领五千人马绕至谢再兴身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