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华灯初上应天城(1 / 2)

众人走了一阵,朱元璋忽对身后众将道:“昔日我孤身一人出了濠州,南略定远,当时真不知前路在何方。幸好有你们这些兄弟,愿意跟着我,再加上上天眷顾,才有今日之局。看看这长江天险,金陵巨城,城险民富。金陵虽好,但还是要仰仗诸位,同心协力,共创大业。”

身旁的徐达道:“大帅能拿下金陵,这是天命,有上天眷顾,大帅必成大业,徐达愿为大帅效死!”

众将一起高喊:“愿为大帅效死!”

朱元璋入主金陵,改金陵为应天,改集庆路为应天府,置天兴建康翼统军大元帅府,以廖永安为统军元帅,命赵忠为兴国翼元帅以守太平。

张榜安民,约束军士,广纳贤才,招兵买马,应天城众多儒士名流纷纷投效,城内商贾也纷纷献上钱粮金帛用以劳军,朱元璋愈发兵强马壮。

破城十余日后,朱元璋召众将欲取镇江,与诸人定破城计,令徐达、汤和二人领兵,李善长负责粮草供应,其余诸人各领其事,安排完毕后,与冯国用带着两位亲卫微服出行,打算好好逛逛这数朝古都。

大战已过旬余,应天城秩序已基本恢复,秦淮河上,画舫小舟是络绎不绝。秦淮河畔也是人潮涌动,店铺林立,一番繁荣昌盛之景,朱元璋甚感欣慰。

到得夜幕掌灯时分,灯火通明,有如白昼。万家灯火倒映在秦淮河中,人声鼎沸,游人如织。朱元璋又想起了年少时濠州钟离县的老家,与之相较,相去甚远,不禁又唏嘘不已。

几人找了个酒楼,准备吃晚饭,冯国用不来想去楼上找个雅间。

朱元璋道:“不必,就在楼上大堂,找个靠窗的位子就可以了。”

本来这二楼临窗已没有位置,冯国用拿出一个银锭给了掌柜,那掌柜笑呵呵的道:“几位爷稍等下,小的这就去安排。”说罢便上得楼去。

不一会,那掌柜下得楼来,领着几人去到桌边落座。

这酒楼就在秦淮河边上,视野相当好,秦淮夜景虽不能说尽收眼底,倒也能看个七七八八。朱元璋令冯国用与亲卫都一道坐下,一起赏景用餐。

忽听得楼下有奔马之声,定睛看去,有十数骑军士,在闹市中纵马狂奔,路人纷纷避让,一时混乱不堪,好在也没有百姓受伤,不一会功夫,那队人马远去,街上百姓开始有点骂骂咧咧,而后就恢复如初了。

朱元璋皱了皱眉,而后问道:“这是谁的人马,怎么在闹市纵马,之前不是张了榜,怎么还有人目无法纪?”

冯国用回道:“看装束应该是廖元帅的水军,可能有什么急事吧?”

朱元璋面沉如水,喝了口酒,默默吃菜,没再言语。

等得吃完,便欲离去,走到楼梯口又碰到一队喝得酩酊大醉的军士下楼来。

冯国用本来打算拦住他们让朱元璋先走,朱元璋摆了摆手,示意无妨。

那队军士醉醺醺的下得楼去,朱元璋一行四人跟在后面。

那掌柜笑呵呵地迎向那队军士,“几位军爷,可吃好喝好?”

为首一人迷迷糊糊地答道:“还行。”

那掌柜又道:“那酒菜可还合胃口?”

那人回道:“不错,军爷我下次还来。”

掌柜道:“好嘞,那麻烦军爷您把酒钱结一下。”

那军士在身上摸索了半天,“今天出门没带银两,记账上,下次一并给你结了。”说罢就要出门。

那掌柜小心翼翼地拦在门口,“军爷,您这都第三次了,没有一次结账的,我这也是小本买卖,还望军爷体谅小的,给小的结了吧。”

那军士直接一把推开那掌柜,怒道:“怎么,害怕老子不给你饭钱不成,赶紧滚,把老子惹毛了,不光酒钱捞不着,还要吃顿打!”

那掌柜一屁股坐地上,哀求到,“军爷,您行行好,您要是不给结,东家就要在我工钱里扣,小的上有老,下有小,您就可怜可怜小的吧。”

那军士听得烦躁,俯下身揪住掌柜的领口把他提了起来,“你个东西,怎么听不懂好赖话,老子说了不给吗?”说罢便一个耳光朝那掌柜的扇了过去。

不想那军士的手竟被人给拉住了,他一转头,见一个身材高大的大汉抓住了他要打人的手,那大汉正是冯国用。

那军士对着冯国用怒道:“哪里来的不长眼的东西,敢管老子的事,活腻了!”

说罢反过身来,抬手就是一拳朝冯国用砸去。

不待拳头落在冯国用身上,冯国用一脚就踢在了那军士小腹之上,那军士直接飞了出去,躺在地上没了动静。

那一伙的军士见同僚被打,一拥而上便向冯国用冲来。冯国用也没动手,随行的两个亲卫冲上前来,三下五除二就把那几个军士打翻在地。

其中一人发狠道:“好啊,你们几个好大的胆子,定是那元狗余孽,有本事别跑,在这里等着!”说罢便搀扶着那被冯国用踢翻在地的军士,往门外走去。

几人边走,嘴里兀自骂骂咧咧的说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