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大战再起(1 / 2)

……

“快快快!”

“奉太守大人命令,立即将黄忠家中财产全部抄没。”

天才刚亮,太守张咨等不及了,赶紧派人去抄黄忠的家。

对于黄忠此人,张咨恨透了,想想自己的表弟,今年不过才二十四岁。

他还是个孩子啊!

可就这么被敌人俘虏,生死不知,一想到这,张咨就怒火中烧,难以压制。

……

“碰!”

一声闷响,一只铁锅被扔到地上,发出沉闷的声音。

“轰!”

又一声巨响,一张桌子被掀翻在地,扬起一阵灰尘。

“当!”

清脆的声音响起,几只瓷碗在空中飞舞,然后狠狠地砸在墙壁上,碎片四溅。

黄家的茅草屋内,不断传来砸锅摔碗的声音,这些声音听的屋外众人格外刺耳。

黄叙坐在石凳上,身体微微前倾,不停地咳嗽着。

每一次咳嗽,都像是要把肺咳出来一样,不禁让人误会他随时咳出一口鲜血来。

母亲心疼地抚摸着儿子的后背,希望能让他舒服一些。

她看向儿子与丈夫,双眼充满担忧之色,

眼前的一幕,气得黄忠紧紧握着拳头,手指关节发白,他的身体微微颤抖着,仿佛随时都会爆发。

他心中充满了愤怒,恨不得立刻冲进屋里,将这些见风使舵的小人狠狠地教训一顿。

但是,理智告诉他不能冲动,他必须要忍,他有一家老小,做事不得不深思熟虑。

良久,屋内的声音渐渐落下,五六名士兵意犹未尽地走了出来。

“呸,穷鬼!”

为首的屯长往地上吐了一口痰,脸色不满。

他没想到,平时威风凛凛的黄校尉,家中这么穷。

都快掘地三尺,都没找到什么值钱的东西,他们多少有些失望。

“我们走!”

搜刮无果后,几名士兵败兴而归,待人走远,黄忠一家才走进家内,环顾周围一片狼藉的景象,久久不言。

……

待抄家队走后没多久,太守张咨就得知敌军又开始攻城了。

张咨马不停蹄来到城楼上,看向城外无边无际的大军,张咨内心胆颤。

城外,旌旗猎猎,战鼓雷鸣,刘协身披黑金宝甲,骑在高大的白马上,正用手中的千里镜观察城楼上一举一动。

查看一会儿,刘协发现有些不对,怎么看来看去,都没看见黄忠的身影。

他去哪儿了?

不会敌人有什么阴谋吧?

刘协内心不踏实,微微侧头,将手中千里镜递给身边的大将林殊,然后问道。

“林将军,你来看看,敌军是不是会有什么埋伏?”

“怎么南阳第一猛将黄忠没露面,太不对劲……”

听见刘协的疑惑,林殊端起千里镜,仔细端详城楼四周,缓缓道。

“主公不必担忧,经过昨日一战,现在城中的兵马已经不多了。”

“埋伏一说,根本无法成立。”

刘协听完,仍觉不安,但是没有继续反驳。

城中的兵马是不多,可城中的青壮百姓还不少。

万一张咨把城中青壮武装起来,让黄忠在我们攻城的关键时刻冲出来。

那么自己这点家底,还不在宛城下给折腾光了。

刘协即使心有忧虑,可手下将领个个跃跃欲试,刘协不好打击了众将士的信心。

刘协下令由诸葛恪领本部一万丹阳兵攻城。

得到命令后,诸葛恪迅速拱手道。。

“主公放心,末将此战定要拿下宛城。”

“扬我大汉国威。”

刘协颔首,举起手中的宝剑,直指前方的城墙,大吼道。

“众将士听令,建功立业的时刻到了,凡先登城楼者,赏黄金千两!”

“冲啊!”

随着刘协一声令下,宛城第二次攻城战再次拉开序幕。

首先刘协后方的投石机向前压来,片刻,投石车率先发动了进攻。

巨大的石块如流星般飞向南阳城的城墙,城墙上火光四溅,砖石崩裂,城中的守军们惊慌失措。

“快放箭!”城上的守将大声喊道。

瞬息,城楼上万箭齐发,如蝗虫过境般射向刘协的军队。

刘协的士兵们纷纷举起盾牌,抵挡箭雨的攻击,但仍有不少士兵中箭倒地,痛苦的呻吟声此起彼伏。

很快诸葛恪的大军放下长梯,过了护城河,一个个前赴后继竖起云梯,准备向上攀爬,试图爬向城墙。

宛城的守军见状,则赶紧把早已准备好的滚木、礌石和热油,对准敌军,进行反击。

“啊!”一名名士兵被滚木礌石砸中,惨叫着从云梯上摔了下来,血红一片。

没过一会,城楼下